角膜溃疡(角膜炎)大致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感染性角膜溃疡主要有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棘阿米巴性这几类。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几类。 非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主要由于自身免疫、外部因素、局部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常见的有蚕蚀性角膜溃疡、边缘性角膜变性、大泡性角膜炎、泡性角膜炎、春季角结膜炎等等,种类比较繁多。 在区别感染性角膜溃疡各类型之前,首先有必要区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角膜溃疡。 根据致病原理和临床经验,感染性角膜溃疡和非感染性角膜溃疡(这里主要指最常见的免疫性角膜溃疡)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免疫性角膜溃疡多位于角膜边缘附近,主要是由于角膜边缘靠近角膜缘血管网,自身免疫性炎症因子及自免细胞多位于角膜缘附近。而感染性角膜溃疡多位于角膜中央附近,这是因为角膜中央离角膜缘血管网远,营养条件差,修复慢,较易出现溃烂。因此,临床上假如出现角膜缘附近的炎症或溃疡,首先要考虑有没有自身免疫的因素。如果实在不清楚的情况下,在上皮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可先试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比如常见的角膜缘附近的角膜炎有,蚕蚀性角膜炎,泡性角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病毒性边缘性角膜炎,这些角膜炎都是自身免疫因素为主。 而角膜中央附近的角膜炎或角膜溃疡,则主要考虑感染性因素,不要 轻易使用激素,因为角膜中央本来修复就差,一旦使用激素,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当然,以上仅是一条区分的简易方法,对于初学而难以分清很多角膜溃疡种类医生有一些帮助。具体病情还得具体分析,并不是一刀切哟! 今天讲一下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诊断问题。 大家知道,诊断一个疾病,不外乎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检查这四个方面来综合判断。那么真菌性角膜溃疡如何诊断呢?在讲诊断之前,先讲一下我了解到的一些诊断误区: 1 、长期治不好的角膜溃疡不一定是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病例,在外院开始按病毒治,后来按真菌治,效果都不好,就认为是真菌性角膜溃疡,于是就用尽各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方法来治疗,结果效果还是不好。不好治的角膜溃疡,不一定是真菌性角膜溃疡,也许是你的治疗方法不对,把本来简单的角膜炎治复杂了,有的用药太多,治成了药物性角膜炎或溃疡,越治越重,越重越认为是真菌。 2 、按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的不一定是真菌性角膜溃疡:大家知道,越是治不好的病,方法就越多!有的病例,其实并不一定是真菌性角膜溃疡,有可能是细菌性角膜溃疡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