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单片机实现 FSK来电显示解码 原理: 此项目的关键是,FSK是连续相位的,且高电平与低电位的频率不成倍数关系(1200Hz与 2200Hz).采用测量脉冲宽度的话不容易确定上升沿与下降沿.理论上用 A\D转换后的幅值对时间查表可确定上升下降沿,但软硬件太复杂,还不如买成品 fsk解调 IC.我采用的办法是测量脉冲宽度,因为数据是异步串行通讯方式,由 1到 0的下降沿来确定时钟,即由 1200hz到 2200hz的改变来确定,关键是 1200到 2200的改变是任意相位的,而不是从 0相位开始.说明白点,用单片机不停测脉冲宽度,先是 1200的宽度,突然来了个脉冲宽度在 1200与 2200之间,这说明下降沿在这个脉冲内的某个时间,怎么确定这个时间呢?经过我周密计算 :--) ,公式如下, T(下降沿距当前时间)=[ T(这个脉冲时间) - T(2200hz脉冲宽度) ] x 2.2 有了起始位的下降沿,检测 1200Hz,2200Hz对你们来说就容易了吧? 资料: 电话主叫号码信息的识别及实现 ----主叫号码信息识别及传送(CID,Calling Identity Delivery),是指交换机将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及呼叫的日期、时间等信息传送给被叫用户,由被叫号用户的主叫号码显示器将信息显示出来并存储。以便用户摘机前就知道到底谁打电话来,或外出回来后查阅谁来过电话。它是由具有主叫号码信息识别服务功能的交换机与具有主叫号码显示服务功能的终端相配合来实现,在终端上可以显示主叫电话机的号码、呼叫时间等信息。 一、CID技术产生背景 ----美国贝尔通信研究室(BELLCORE)首先引入话音频带数据通信的调制解调方式来实现 CID业务,并在1990年提出了相关技术建议(TR-TS-000031,ISUE3,1990年 1月),该建议经过多次修改后被称为 Bell202建议。数据传送采用了移频键控(FSK)方式,通常称为移频键控方式。 与此同时,欧洲以瑞典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为能在自己生产的交换机上方便地实现主叫号码传送(Calling Number Delivery)业务,电话终端与交换机之间采用双音多频号码传送方式作为解决方案,通常称为双音多频方式。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许多国家认为移频键控方式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纷纷以此为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标准。到目前为止,采用移频键控方式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英国、西班牙、日本、新加坡和中国等。 类别 移频键控方式 双音多频方式 传送速度 约 1200bit/s 约 12.5字符/s** 规定时间内的信息量 (字符) 最多约 600 最多约 38 字符集 ASCII 只能是数字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