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的气质一、学情分析随着意识的成熟,学生对于自我认识的需求也愈加迫切。“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别人如何看我”、“我的性格怎样”、“我适合什么样的职业”等内容成为学生思考和议论的话题,学生开始关注自我。不正确的自我认识对学生学习和成长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前一章节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自我认识的途径和内容,进行了自我思考,同时也做了气质类型的测试,本节主要讲解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以及对自我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自我认识。二、教学内容:1、气质的概念2、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3、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学习上应注意的地方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心理学所讲的气质的概念以及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学习上应注意的地方2、过程与方法:掌握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以及他人的气质,理解气质无好坏之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自我认识四、教学重难点:1、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2、气质无好坏之分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发六、教学过程:一、气质的心理学解释1、导入(情景演练)同样遇到看戏迟到的情景,A 会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员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埋怨说戏院的时钟走得太快了,他不会影响任何人。B 知道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去,因而不会与其争吵,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寻找另一个适当的地方观看演出。C 知道检票员不会让其从检票口进入,他想反正第一场戏不会太精彩,还是暂时到小卖部等一会儿,等幕间休息再进去吧。D 则会说自己老是不走运,偶而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干脆回家吧。问:同样是看戏迟到,为什么这四个人的反应不一样呢?答:四个人的性格不同四个人的脾气不同四个人的个性不同总结:同学们所说的脾气、秉性与心理学所讲的气质意义相近。2、气质的概念气质:气质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指的是人在认识、情感、言语和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现,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心理学上的气质与我们生活中的气质不同,与我们所说的个性、秉性、脾气比较接近。是一种稳定行事方式。气质是比较稳定的,受先天影响较大,通常难以改变,只能去影响和适应。二、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1、思考并回答请四位同学(四种气质类型)根据自己的“秉性”、“个性”等总结自己的气质类型的特点。(已布置)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