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参考教材:1. 《人体解剖学》上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2. 《人体解剖学》下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3. 《系统解剖学》第八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4.《局部解剖学》第八版刘树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5.《系统解剖学》第二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年6.《局部解剖学》第二版,王怀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年7.《人体解剖学》英文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格氏解剖》教学版,RichardL.Drake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年9. 《断层解剖学》第二版,刘树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10. 《Gray'sAnatomy》第三十九版,SusanStanding 主编,2006 年11. 《格氏解剖》第三十八版中文版,PerterL.Williams 主编,杨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年先修课程要求:适应专业:五年制临床、检验、预防、护理、精神卫生、麻醉、信息医学等专业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学科,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在医学科学、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体解剖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如CT、MRI、介入医学等先进诊疗手段的发展无不依赖于解剖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的进步密切相关。同时,人体解剖学又是一门极具实验性、实践性的学科。对人体构造认识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来自于尸体解剖观察和临床实践。医学生在临床实践前必须熟悉人体解剖结构,这就决定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必须具备独特的、良好的实践条件。人体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前者是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后者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局部进一步阐述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排列和位置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及器官的形态结构、人体各局部的层次解剖及重要器官的配布与毗邻关系以及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医学和显微外科学的临床应用需求,我们在教学中又增加了断层与影像解剖学等新的内容,使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由浅入深,由形态学的认识过程逐步过渡到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应用科学,成为培养医学生在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