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第七版(供临床、麻醉、影像、口腔、检验等专业使用)生物化学教研室2008 年 08 月2 前言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必修课程,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主要采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讲述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以及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相关问题, 与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生命科学中进展迅速的基础学科,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将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从分子水平探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近年来,对人们十分关注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病机制进行了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以相信,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发展和延续)进一步发展,将给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全新的理念。因此,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除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与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外,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其它课程和临床医学打下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本大纲适用于我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口腔医学及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等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 、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内容”中的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或补充。该课程为6 学分,计划学时为136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 80,实验学时56。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学习时应注意结合生活和临床实际进行理解记忆、对照比较记忆(前后对照比较,课程间对照比较)、反复记忆等方式;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开设定性、定量、综合性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考试方式及成绩构成:理论考试为闭卷,题型多样化,主要有名词解释、是非题、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 问答题等, 占总成绩的70-80%;实验成绩占20-30% ,主要包括考勤、操作、实验报告、实验卷面考核等方面。3 学时分配表章节标题学时理论实验合计绪论1 0 1 1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51823 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448 3 酶6410 4 糖代谢10818 5 脂类代谢8816 6 生物氧化404 7 氨基酸代谢6410 8 核苷酸代谢404 9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