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实验第 1 页 共 8 页实验七蟾蜍心脏机械活动与电活动的关系心脏容积导体的导电规律一、实验目的1、了解心脏机械活动与心电图的关系,观察心电图的基本波形;2、了解心脏细胞的兴奋周期和有效不应期;3、学习掌握心电活动的容积导体的导电规律。二、实验原理产生心电的基本组织是心肌细胞。在每个心动周期中, 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 这种兴奋产生和传导时所伴随的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到身体表面,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即可记录到每一心动周期中有规律的电变化,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就是心电图。它反映了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心电图由一系列不相同的 “波组 ”构成。一个典型的心电图包括:P波( P wave):反映左右心房的电激动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QRS波群( QRS Complex):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典型的 QRS波 群包括三个相连的波。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继之向上的波为“ R”波;继 R波之后的向下波为“ S”波。T 波( T wave):反映晚期心室复极过程电位的变化。U波( U wave):代表心肌活动的“激后电位” (after potential)图 1 正常心电图波形生理实验第 2 页 共 8 页P-R 间期( P-r interval):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P-R 段(P-R segment):代表心房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至心室的时间。S-T 段(S-T segment):从 QRS波群终点到 T 波起点的线段,反映心室早期复极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Q-T 间期(Q-t interval):从 QRS波群起点到 T 波终点的时间;反映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心脏收缩的机械活动, 与心脏兴奋的产生、 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 心脏收缩的机械活动可以通过心搏曲线记录下来,而心脏的生物电变化可以通过心电图表现出来。同时记录心脏的机械活动和电变化,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两个生理过程之间的联系。心脏活动的电变化要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导电体而传导到体表面,这种导电方式称为容积导体导电。 容积导体是具有一定体积的导电体。机体的组织肌体液含大量可导电的电解质, 形成一个容积导体。 心脏在机体内处于体液所构成的容积导体之中。 在心脏兴奋的除极和复极过程中可出现电偶,因而在容积导体中形成电场,这一电场随着心电偶所构成的瞬时综合心电向量的变化而变化。在体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