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 酸 胺 碘 酮 注 射 液 外渗 引 起 静 脉 炎 的 处 理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赵喜枝(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054300)关键词外渗盐酸胺碘酮静脉炎氧疗我科自 2006 年 2 月-2007年 12 月,共有 56 例病人进行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治疗,其中36 例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液外渗现象,占 64.3%,均进行了及时的氧疗处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6 例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患者,胺碘酮持续静脉用药时间为3~4d,均在用药过程中发生静脉炎[1],男 21 例,女 15 例,年龄 32-76 岁,平均 54 岁,神志均清楚,用药途径(1)静脉注射14 例,(2)微量泵维持泵滴22 例。外渗范围大小不等,2 *2-4 * 16cm2,外渗时间在输注21~48h后,外渗部位表现为从穿刺点开始,沿血管走行呈红色条索状,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有强烈的疼痛感,局部皮温高,疼痛难忍。严重者局部组织发硬,颜色变紫(黑)。1.2治疗方法出现外渗后立即更换输液部位,有两例首先用50%mgso4湿敷,可见水肿加剧,两天后改用纯氧进行氧疗,水肿渐退,其余首选氧疗(皮肤氧疗的具体方法:用一封闭的塑料袋将输液肢体包好,安装吸氧装置将氧气导管末端放入袋内,封闭袋口),氧流量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为 8L/min,氧疗时间为 30min/次, 2-3 次/d,连续使用2-7d为1个疗程,如外渗部位红肿较重,疼痛剧烈时,氧疗后用冰袋间断冷敷局部,(冷敷时避开针眼,以免造成感染。)降低皮温,可减轻疼痛,同时尽量抬高患肢,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炎症的症状即可减轻,期间请专科医生指导。1.3结果经过以上处理方法, 36 例根据外渗部位的大小,最短3d,最长7d 均治愈,经随访未出现其他症状。2讨论药物外渗单纯使用50%mgso4湿敷效果不佳,加重水肿,因临床注射用盐酸胺碘酮,其pH 值偏酸,故常将胺碘酮溶与5%葡萄糖溶液中,然而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湿敷无效。本药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速或心室颤动,大剂量静脉注射效果满意,有时需微量泵持续泵入。高浓度胺碘酮溶液静脉用药时间与静脉炎发生呈正态分布,宜采用中心静脉用药。但仍存在着因病人害怕,经济及基层医院条件等一些客观因素,而要求在表浅静脉作穿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