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件的分析模板

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件的分析模板_第1页
1/22
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件的分析模板_第2页
2/22
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件的分析模板_第3页
3/22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件的分析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Ⅰ. 问题状况的整理 在日本, 1990 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其语气仿佛中国人谈 " 文 革 十 年 ", 悔 恨 与 无 奈 兼 而 有 之 。 由于泡沫现象从 1991 年起开始破灭, 各大银行均陷入不良资产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国内实体经济也从此一蹶不振, 至今日本似乎已经失去了称雄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梦想, 也失去了"日本经营模式"优越性的神话, 甚至还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恢复元气的自信。尽管日本国民总生产( GNP) 或国民总收入( GNI) 在这段时期内依旧维持在大约 3 兆 7000 亿至 5 兆美圆的规模(比较: 中国为 1 兆多美圆, 美国为 10 兆美圆), 占世界经济份额的 13-18%( 比较: 中国占 6%, 美国占 30%) , 而且每年产生 600-1000亿美圆的贸易顺差, 在 对外纯资产达到 1 兆美圆以上 1, 可是, 根据《读卖新闻》最近进行的舆论调查, 62%的成年人和 75%的青少 年 还 是 对 日 本 的 前 景 持 悲 观 态 度 2 。 泡沫的破灭导致了长期萧条。可是, 在此之前, 日本的经济曾经出现过持续四十年高速成长的奇迹。许多学者曾经认为, 这样伟大的成就不能仅仅归功于技术水平、 企业的效率以及国际经济的环境, 与国家权力结构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 傅高义和约翰逊都强调"准政治性制度"、 "独特的组织力、 政策以及计划"乃至社会制度对于日本辉煌时代的重要性 3。青木昌彦更是把讨论的重点放在日美制度模式的比较分析方面 4。然而, 假如说经济的成功与某种制度存在着因果关系, 那么, 在遭受惨败之后就很容易会出现对有关制度条件的重新认识、 反思甚至否定。实际上, 把泡沫现象导致的经济失败理解为日本制度模式失败的大有人在, 与此相应, 彻底改造产业结构和国家权力结构也的确成为 1993 年以来日本社会的基调。在这里, 我们能够看到对日本的制度模式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评价, 这种矛盾甚至反映在同一讨论者身上, 表现为结论的前后不相吻合 5。正因为对日本制度的得失众说纷纭, 而经济的泡沫现象又成为褒贬的主要分水岭, 因此有必要对泡沫与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番特别仔细的考察。 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日本社会结构的本质特征不妨简化为在明治、 大正时代的古典自由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时计划经济、 以及战后民主化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 1955 年政治体制和 1975 年经济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泡沫破灭前后的制度条件的分析模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