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

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_第1页
1/10
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_第2页
2/10
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_第3页
3/10
1 第七课 思考题 27、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概括为哪五种?若不懂这些理念,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28、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上要注意什么?请说明理由。内容和态度上呢? 29、长辈问你事情时,应以怎样的态度回话?你做得如何?明白这一点,对平时与人交往有何帮助? 30、 儒教也提倡‚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与佛教是否完全一样?为什么?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31、你能做到‚朝起早,夜眠迟‛吗?是为解脱生死,还是为世间俗事?苏东坡所讲的那个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2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弟子规》的词句很简单,相信各位理解上应该没问题,但在行持上,恐怕谁都有困难。其实,无论是在家人、出家人,既然活在世间,就应该学一些古圣先贤的教诲。这种人文格言,在藏地麦彭仁波切、无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师等大德的论集中有很多,印度龙猛菩萨、圣天菩萨、马鸣菩萨的教言中也不乏其数,而且,我们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也非常重视人格的教育。虽然从一个角度来看,对修学佛法、希求成就的人而言,为人处世的道理好像并不重要,有些上师也不重视,但实际上,我们一定要知道:先做好人,才能做佛。这一点很多大德都在提倡。所以,每个人不仅自己要学古人的优良传统,如果有机缘、有能力,也应对身边不懂的人进行宣说。倘若他们连这些浅显之理都不懂,那甚深的佛教教理就更不必说了。 这次宣讲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人都没学过 《弟子规》。 一般来讲,我们藏地很重视传承,但刚开始也讲过,我没有这个传承,只是在认认真真学过一遍后,想把自己的理解跟你们分享,给大家作个辅导而已。我们的理解也许相同、也许不同,但不同的理解,有时恰恰会带来不同的收获。 3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长辈若还没有坐下,晚辈不能坐下来,否则就是不懂礼节。即使长辈已经坐下,晚辈也不能随便坐,只有长辈示意大家就座后,才可以坐下。同样,在世间上,领导还没有入座,员工就已坐在那里了,别人会讥笑他;或者,领导坐下了,员工理所当然地跑到旁边坐,这也不合适。我们常可以看到,在许多国际高层会议上,或者学术交流场合中,最高领导坐下之后,示意让大家坐,大家才纷纷落座。学校中也是如此,老师一进教室,班长要喊‚起立‛,等老师站在讲台上后,才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