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预防核辐射应注意的要点 这次日本受灾,除了地震加海啸,核反应堆事故引发的辐射问题也亟需应对方案。如何防止辐射,如何降低长期避难导致对健康的影响,以下归纳了下处理法和注意点 如果核设施有放射性物质泄露,该如何尽量降低被辐射的程度呢。 首先得知道,要保护身体少遭辐射,做到以下 3 点很重要 :(1 )遮蔽放射线(2 )远离放射线源(3 )减少遭辐射的时间 若被要求躲入室内,为免含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并关掉空调及换气扇。 需要外出避难时,要注意预防“体内辐射”——即放射性物质会从鼻子、嘴巴、皮肤伤口之类地方渗入体内。要用湿毛巾盖住鼻子和嘴巴,并最好穿严实的衣裤,不要暴露皮肤。 另外,也请留意风向。注意尽可能别处在下风处。 从外面进入室内之际也要注意。衣服上可能沾有放射性物质。不要把被污染的衣服带入室内,在门口脱下,迅速装入塑料袋,并扎紧口子。 碘是放射性物质的一种,进入体内易积聚在甲状腺,尤其易导致儿童罹患甲状腺癌。防止碘渗入甲状腺的药物(稳定碘剂)也有副作用,服用要遵从灾害对策本部的指导。 若确认已遭一定程度的辐射,一般要脱下衣服,用湿布擦拭身体,以防止放射物质向周围扩散。 还有,若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出体外的药物。 译者后记:万一情况严重,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话,请读者朋友记住两大抗辐射的法宝—海带和绿茶,多吃点喝点,有利无害! ■ 小贴士 ● 一旦核反应堆的安全壳出现破损,就要尽量把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同时控制地下水水源和土壤。避免放射物质和灰尘碰在一起,否则将会随着流动的空气扩散。 ● 核电站平时也会给周围居民发放应急物品,如碘制剂,一旦发生核泄漏就服用。 ● 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 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核辐射资料 人工辐射源对公众剂量的贡献 核辐射 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根据有关资料记 载 ,人工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平均 年 剂量值 如下表 所 列 。 辐射源 剂量( 毫 希 /年 ) 放射诊断 0.22 放射治疗 0.03 医 用同位素 0.002 放射性废物 0.002 核辐射 核爆炸落下尘 0.01 职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