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句子的修辞形式共有六种: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具体、人们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抽象、生疏的事物。比喻句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一个是比喻的事物,叫喻体;还有一个是把两者联系起来的词,叫比喻词。)例如:翠鸟像箭一样往远处飞走了。本体:翠鸟喻体:箭喻词:像……一样(1)像这个例句除出现本体和喻体外,还用上“像”这个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的比喻句叫“明喻”,这类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同、像……一样、仿佛……一般“等。(2)暗喻:句中不用比喻词,而用上“是”、“成了”、“构成”等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正因为它不用比喻词,显得不那么明显,所以称为“暗喻”。例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本体:井冈山连接词:是喻体:摇篮(3)借喻:只出现喻体。如:1、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这题的喻体是火海,而本体是燃烧的草。辨识是不是比喻句要注意下面几点:1、有出现“像”、“好像”这类的词语,不等于都是比喻句。例如:这个人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话中虽然有“好像”一词,但它没有构成比喻的基本条件——本体和喻体,因而不是比喻句。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东西。像“他长得真像他的爸爸。”句中的“他”与“他爸爸”都是人(性质相同),不是根本不同的东西,不能作为本体的喻体,因此也不是比喻句。一、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比喻。2、老师是,我们是。3、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4、美丽的彩虹出来了,像。5、老师像一样关怀我们成长。6、长城蜿蜒盘旋,好像。7、鲜红的太阳像,慢慢地从东方升起。8、沉甸甸的稻穗像,真惹人喜爱。9、桂林的山山水水构成了。10、我们的生活像。二、把下面的句子写成比喻句。1、经霜的柿子红红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灯笼似得柿子。2、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深。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深的像蔚蓝的大海一样。3、敌人很狡猾,很凶残。敌人狡猾的像狐狸似的,让人捉摸不透。4、战士们冲向敌人的战地。战士们像饥饿的恶狼(下山的猛虎)一样冲向敌人的战地。5、家乡的山山水水很美。家乡的山山水水美得像一幅动态的画。6、南京长江大桥横跨在江面。南京长江大桥像一道钢铁长虹横跨在江面上。7、锦江河从恩城中间流过。锦江河像一条巨龙一样从恩城中间流过。8、大榕树很茂盛。二、夸张夸张——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夸大或缩小事实,叫夸张。例:他种的甜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学们照样锻炼身体。例为了突出“瓜香”,采用了夸大的写法,“几十里外闻到瓜香”形象地突出了“瓜香”。例采用有意缩小的手法,用“巴掌大”强调了监狱中活动空间的“小”。总之,详尽运用夸张手法,可以突出事物特征,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练习:根据意思写夸张句:1、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2、实行改革开放后,祖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教室里很静。4、我在这里等你很久了。5、中朝两国得情谊很深。6、我端起搪瓷碗,觉得碗很重。7、看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我心里很难受。8、夜里很黑,但我军仍摸黑前进。9、这盏灯照得广场很亮。10、这棵树很高。三、拟人拟人句——把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的句子,叫拟人句。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抒发感情。。例:大粒的沙石生气似的敲打着玻璃......“沙石”原没有生命,作者把它当作人来写,它居然也会“生气似”地敲打着窗玻璃,这样不但很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情景,文章也显得生动,有趣了。练习: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拟人句。1、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2、小树在微风中摇晃。3、星星一闪一闪地挂着在空中。4、太阳从东方升起、。5、河水淙淙地向东流去。6、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7、海水飞快地向东流去。四、设问(自问自答)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句子就叫设问句。例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这种无疑自问,设问自答,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想,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五、反问(明知而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