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名师教学设计一、课前解析关注情节:《穷人》这篇小说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刚刚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在自身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本能地向别人伸出援手的可贵品质。他们在生存困境面前的一个善举、一个信念,让人动容,彰显出人性之美。关注作者:本课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他出身贵族家庭. 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 1831 年参军,不久开始创作小说《童年》 1856 年退役后两度出国游历、考察。 1863 年起用六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后来又写成《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著名作品。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 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洗练,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关注写作背景:《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纯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二、教学目标1. 正确读写 14个生字,正确认读“汹涌澎湃、轰鸣、沉思、糟糕”等18个词语。2. 能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 能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4. 能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三、教学重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资料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汹、涌”等 14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8个词语。2. 快速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大意。3. 体会环境与心理描写的作用,初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了解作者1.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 板书:穷人 )2.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我们来看一下关于他的介绍资料。师:我们在读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词“俄国革命”,那么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