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一、概述: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非波动性听力损失。多单耳发病。男、女发病率无差别,左右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多发病于 40 岁以后,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突发性聋,相当于中医“暴聋”范畴。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OO1.6—94))、普通高等教育“^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年)。诊断依据:(1) 听力突然下降,1〜3 天内听力下降达到高峰,多为单耳发病。或伴耳鸣、眩晕。(2)常有恼怒、劳累、感寒等诱因。(3)耳部检查:鼓膜多无明显变化。(4)听力检查主要呈感音神经性聋。(5)应与耳眩晕、耳胀相鉴别。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 2005 年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1)突然发生的听力损失,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 3 天以内。(2)非波动性感音神绎性听力损失,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 20dBHL 以上。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3)病因不明(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4)可伴耳鸣、耳堵塞感。(5)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6)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二)证候诊断1、风邪外犯证:多因感冒或受寒之后,突发耳聋,伴鼻塞、流涕,或有头痛、耳胀闷,或有恶寒、发热、身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浮。2、肝火上炎证:情志抑郁或恼怒之后,突发耳聋,耳鸣如潮或风雷声,伴口苦口干,便秘尿黄,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3、痰火郁结证:耳聋耳鸣,耳中胀闷,或见头晕目眩,胸脘满闷,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4、血瘀耳窍证:耳聋突然发生,并迅速发展,常伴耳胀闷感或耳痛,耳鸣不休,或有眩晕。舌质暗红,脉涩。5、气血亏虚证:听力下降,每遇疲劳之后加重,或见倦怠乏力,声低气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心悸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三、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论治1、风邪外犯证治法:宣肺解表,散邪通窍。方药:宣肺通窍汤加减。麻黄、杏仁、防风、川芎、僵蚕、柴胡、路路通、石菖蒲、苍耳子、白芷、甘草。2、肝火上炎证治法:清肝泻热,开郁通窍。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