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0.秋水主备:李巧珍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学会正确认识事物的复杂性。2、理解本文的寓意,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3、识记本课出现的重点词语的音、形、义及用法。重、难点1. 《秋水》的文学性与哲理性2. 词类活用 3. 特殊句式学习方法 1. 积累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2. 熟读课文以致成诵学习时间:二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庄子(约前 369 年—前 286 年),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 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这篇文章节选自《庄子· 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二、文体知识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自主学习自由朗读课文三次,整体感知课文①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②再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三读课文,结合注释,试译全文,不理解的做上记号,组内解决预习自测1、字音:涘( sì)2、通假字:( 1)泾流之大(2)不辩牛马3、词类活用: (1)秋水时到(2)顺流东行东面而视(3)少仲尼之闻(4)轻伯夷之义4、一词多义:(1)河伯始旋其面目( 才)始吾弗信(开始)(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语气助词,表停顿)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疑问代词当作 “怎么、哪里 ”讲)今吾子又死焉(兼词,当作 “于此 ”讲)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语气助词)(3)于是焉河伯使旋其面目(介词 当作 “在”讲)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介词 引出行为的对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 表比较)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 表被动)(4)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连词 用在中心语与修饰语之间)性贪而狠(连词 表并列关系)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连词 表转折)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代词 用“而”当作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