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考研故事:差生的考研之路2010-11-9 16:27中国教育在线【大 中 小】【 我要纠错 】首先自我介绍下,我本科上的是很差的二本,高考时英语102 分,当时班上的平均分116 分。大学四级考了3 次才过,过得很勉强,至今六级未过。但我想大家都知道越是这样的毕业背景,越是霍布斯选择(没有选择的选择)。就是这样的很差的英语水平我踏上了考研路, 感受了这三年的“令人发指 ”的考研英语试卷(这里没有涉及政治 和专业课,因为我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较好,所以简略)。在这里我把三年的考研成绩和三年的国家线追忆下,也许这样才能知道“跌倒了爬起来 ”是考研最基本精神。不断的吸取和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分析他人失败的原因,这更为考研人的精髓之所在。2008 年第一次考研英语得分46 总分 378 英语国家线54 2009 年第二次考研英语得分38 总分 398 英语国家线47 2010 年第三次考研英语得分55 总分 392(苏州大学行政管理初试 总分第一)英语国家线 46 呵呵, 详细介绍下自己三年的历程,大家可以从中借鉴,少走些弯路吧。我还是主要从英语角度谈。第一年,我报了另一家考研辅导 机构的全程辅导班 (价格三千多元, 在南京读的面授班) ,三月份就开始准备学习,基本是跟着辅导班走,感觉是为了心理安慰去上的辅导班一样,学习没有针对自己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计划,这是第一失误的地方。当时身边的同学也有很多准备的,但大家都很放松,毕竟是第一年,机会多的是。也许由于此种心理,后期的复习的过程很乱, 无限制地去网上搜索浩如烟海的资料(我现在的考研资料文件夹的大小为12G),这些资料每天也是忙于下载,从没有去归类、 去分析哪些是自己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我最基本的单词还没有完整过一遍,反而沉溺于漫山遍野的技巧,最终将自己“画地为牢 ”,限制于技巧的禁锢中。总结下来俩字:松,乱。所以第一年离国家线有8 分之遥,但比起大学的闲暇时光,学习的强度还是很大的,感觉自己还是花了很多的精力,加上总分过了那么多,不甘心是惟一的感情剩余,顺理成章地来到了第二年。第二年, 当时国家线出来时已经4 月份了, 因上年考过一次,心里的盲目大意和大四下学期忙着毕业论文和一些琐事,加上当时奥运会的存在让我大部分时间花在电视上,我再一次错过应该好好夯实基础的时光和最佳时机。这里大家可以看出我失败的影子了。这一年我是离开学校在家专职考研,又走上另一个极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