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换料大修的核安全风险管理1 核电厂换料大修期间的核安全风险核电厂换料大修期间, 因在短时间内执行大量的维修工作、设备的检查维护、定期试验,变更 / 技改以及装卸料等操作,使得电厂大量系统、设备集中停役,电源停电,所以在换料大修期间存在着较大的核安全风险。1.1 系统设备方面存在的风险换料大修期间,从系统设备可靠性和安全功能上,电厂存在的核安全风险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反应堆余热排出、堆芯水装量保持、反应性控制、电源保障以及安全壳完整性维持。1.1.1 反应堆失去衰变热导出功能的风险因素(1)大修前缺少余热导出能力的分析,如:1)未事先确定堆芯燃料布置下的初始衰变热热量、堆芯沸腾时间和裸露时间;2)缺少对堆冷却系统水装量各种状态(如充水、放水、半管水位、换料通道充水和换料水池充水)下余热导出能力的分析;3)缺少对主系统各种状态(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加压或已通气、主管道已堵板或主回路隔离阀已关闭、蒸汽发生器(SG)人孔开 / 关、通风系统可用性、临时假盖或压紧部件已安装、 主蒸汽管道已隔离) 下的余热导出能力的分析;4)缺少对 SG二次侧热量交换能力的分析。(2)大修计划未考虑失去乏燃料冷却的纵深防御措施,导致乏燃料池失去冷却,或在高衰变热或低水装量期间,安排对余热导出系统进行检修,使余热导出系统不可用。(3)操纵员 / 电厂员工对工况变换 / 规程不了解,对纵深防御措施不清楚,如未能保障换料大厅通风以及空调系统的可运行性,设备闸门、人员闸门和贯穿件失去关闭能力。1.1.2 失去水装量的风险因素在停堆期间,一回路的边界已扩展到衰变热导出管路、乏燃料池、换料水箱及其它相关的系统,这种情况使得水装量丧失的风险大大增加。业界曾发生了水意外排到换料水箱、安全壳地坑、安注箱及安全壳喷淋系统等事件。一回路水装量快速丧失可能导致安全壳内的辐射水平显著升高。下面是常见的几种误操作。(1)阀门误操作,不可控地改变一回路流道,导致一回路水装量快速丧失。(2)换料水池充水前,未对反应堆水池密封、蒸汽发生器堵板和其它接管堵板等进行检查或安装后试验,导致出现水装量泄漏。(3)下列情形下,主系统水位控制不当或意外排水到余热导出系统,导致失去衰变热导出能力。1)在反应堆顶盖吊运前,排水至压力容器法兰面以下;2)堆芯水位处在主管道中心线水位(称低水位);3)一回路水位处于与反应堆压力壳连接的热端上部以下;4)关闭一回路隔离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