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三皇五帝时代年表(五)黄河水患历代祸及共地( 共工氏居地 ) 、濮地 (颛顼居地 ) ,共工氏治水很有经验,故在少昊之后颛顼仍用共工为水官( 司空或工正 ) ,但有时因洪水过大,共工氏堤防被毁,大水不免冲到颛顼居地, 颛顼误认为是共工以水逼他,于是便有讨伐共工之事。共工本为水官已在尽力减轻水害, 而且看到“堕高堙卑”之法已不灵了,便急中生智凿山开豁,或削平山头以泄洪水,结果收到了显著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受到讨伐,自然愤怒之至,随即进行反击,双方对峙,争战多年不分胜负。史载:“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缘于此。此时的共工氏首领帝江,称涅 ( 涅为共工自立的天表之地名涅丘) 。大约距今五千八百年至五千五百年间( 即公元前三千八百年至三千五百年) ,这三百年当中,海浸又一次发生,终结了颛顼与共工氏的恩怨纷争。少昊、共工等氏族纷纷乘船( 芦苇舟) ,向山地逃亡。在华北,他们沿太行山向北进入燕山,向东北转入努鲁儿虎山,辗转又到了朝鲜半岛、日本三千列岛、阿留申群岛,最后在今美国俄亥俄州亚当斯县定居( 后又转到美洲西南部 ) ,筑赫比人螭龙丘。而留在中原境内的“涅氏”,则依“涅水”而居,其地在太行山西麓余吾、虒亭、襄垣、屯留、壶关一带。这些古老的地名现今犹存。美国境内的那瓦霍人、赫比人世代流传至今的《四大世界递升迁徙图》,就是共工氏的族徽。那瓦霍图为圆形,赫比图为方形。中国境内发现的共工氏图徽图像很多。伏羲女娲——炎帝系另一支,在公元前四千年至三千年间与南方北方的祝融氏会合,在洪水泛滥时期, 同乘苇舟,经不同道路到达美州,这一支的后裔就是那瓦霍人,他们是从大河村、磁山出发的。赫比人、 那瓦霍人同属“帕布罗”——粘土建筑的村庄——耕田的殷地安人。其建筑形式都保持了共工——后土的“邛笼”特征。共工之名是由于这个民族世代为木正、工正、水正。用斤伐木,筑堤、挖沟、排水、建屋、建坛台造舟车,他们用的棍叫“杠”用手持斤伐木叫“攻”,用力作工叫“功”。长沙子弹库出土战国帛书中的“共工”二字作“共攻”,可知攻、功、工可以通用。“共”之意为筹谋、齐举齐攻、恭敬、供奉供给。共工氏的贡献很多,担负着多种要职,造福于世世代代,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后来,共工氏分化为工方、邛方、珙方、虹方、江方、共方、土方( 工方之子后土句龙氏裔又名吉方) 等支族,至颛顼时改为司徒。“共工”是以德名族的一个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