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X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目录背景相关定义诊断建议退热处理在我国,儿童感染性疾病列儿童主要死亡原因的前五位,对5岁以下儿童急性发热的病因判断与治疗有利于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1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症状之一,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急诊及住院原因1,2医护人员在对儿童家长的疾病健康教育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3家长对发热相关知识的缺乏及“发热恐惧症”影响其对患儿的护理2,31.王艺,万朝敏.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9,3(6):449-4572.Feverishillnessinchildren.NICEClinicalGuideline20193.闵鹏.发热儿童家长处置发热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17(5):604-6052134背景目录背景相关定义诊断建议退热处理020301发热体温升高超出1d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以某个固定体温值定义发热过于绝对,但大多数医学研究采用肛温≥38℃为发热,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急性发热发热时间≤7d。病因不明发热经详尽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后,急性发热的病因暂时不明确。引用相关定义04一般情况良好有儿科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未发现包括呼吸、心率、血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和经皮外周血氧饱和度在内的生命体征异常。020301感染中毒症状呼吸、心率、血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经皮外周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不稳定,面色异常(苍白或发绀),嗜睡,难以安抚的烦躁。严重疾病如延误诊断或治疗可能造成死亡或残疾的发热性疾病,包括:脓毒症、菌血症、细菌性脑膜炎、肺炎(各种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中耳炎,疱疹病毒感染、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手足口病和川崎病。严重细菌感染包括:脓毒症、败血症、菌血症、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肺炎、细菌性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胃肠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和中耳炎。引用相关定义04一般情况良好有儿科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未发现包括呼吸、心率、血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和经皮外周血氧饱和度在内的生命体征异常。体温测量建议王艺,万朝敏.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9,3(6):449-45701对于0-5岁的儿童,口腔温度和直肠温度不作为测量体温的常规方式。02新生儿最佳测体温方式为腋窝下使用电子体温计。034周龄至5岁儿童可采用:腋窝下使用电子体温计或水银温度计,红外线耳膜温度计。04额部化学温度计不可靠,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不应使用。测量工具123腋温与肛温至少相差0.5℃(II)耳温与肛温相差0.74-1.34℃(Ib)前额化学测温与肛温相差1.2℃(III)各种测量方法体温的差异目录背景相关定义诊断建议退热处理发热的风险评估诊断要点详问病史选择化验仔细查体中毒表现年龄特点如何治疗?是否住院?纵使大部分出现发热症状的儿童最终被诊断为轻微的、自愈性的疾病,仍然有部分儿童是严重疾病引起的发热。临床医生需要通过早期评估,识别出危险患儿,以便及时开始治疗,降低疾病危害。01020304正确评估发热患儿风险诊断过程应注意寻找发热病因感染病灶未发现感染病灶需重视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细菌感染部位:鼻窦、咽部、扁桃体、中耳、淋巴结,皮肤病毒感染:临床表现观察指标正常(1分)中等症状(3分)严重症状(5分)哭声正常哭声或不哭抽泣或哭泣虚弱或呻吟或哭声尖刺激反应哭声停止或不哭哭声时断时续持续哭吵或无反应状态清醒或刺激后立即清醒持续刺激后睁眼刺激无反应皮肤颜色颜色正常苍白或肢端发绀苍白或发绀、皮肤发灰或有瘀斑脱水正常皮肤,眼镜和黏膜湿润皮肤和眼镜正常,嘴唇稍干皮肤干燥,黏膜干燥,眼睛凹陷反应(说、笑)微笑或警觉刺激后微笑或变得警觉无笑容、淡漠、躁动、对刺激反应弱微笑或<2个月的儿童有警觉性(YOS)刺激后微笑或<2个月的儿童刺激后变得警觉(YOS)无笑容、淡漠、躁动或<2个月的儿童无警觉(YOS)耶鲁婴儿观察评分(YIOS)儿童发热临床评估预警分级症状与体征正常黄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