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既要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又能查阅资料,并能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真正掌握阅读方法,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运用语文,这正是新的教学理念中渗透并提倡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实施: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阅读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办法。首先从学生的心理入手。由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如果能从这些非智力因素着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学生把学习阅读当成一种任务时,我们要从多角度、沿着学生的内心感受进行引导,比如将学生崇拜的人读书的获益灌输给孩子,从内心产生对读书的好奇心,从而将自主阅读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明白多读书读好书的益处。有了这种内心的驱使,相信学生的被动读书将会被改变!其次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我实施了大家一起共读一本书活动,一年里向学生推荐了《鲁滨逊漂流记》《城南旧事》《斑羚飞度》《水浒传》等,并进行一周一次集体交流活动,交流中不拘泥于词句的积累和主要内容上,从人物到内容到作品的构思,甚至可以大胆提出自己对作品的多角度见解等,使学生的个性阅读体会得以充分表现,从而更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在下次交流中的脱颖而出!讨论交流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是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才会更绚丽。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往往在自我表现中得以增强。通过讨论交流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功能,使学生都能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学生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在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第三,鼓励学生读各种类型的好的作品。因家庭引导、个人爱好等不同,造成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书的选择有所不同。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正确引导,充分利用学校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