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存在与自然界的物质或环境,与人类生存直接相关的自然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气象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由存在于地壳中的矿物组成的可利用物质。依其在地壳中富集的物质形态的不同:气态矿产、液态矿产和固态矿产。矿产矿产资源资源气态矿产气态矿产液态矿产液态矿产固态矿产金属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天然气石油能源矿产能源矿产非能源矿产非能源矿产煤、铀铁、铜石灰石、磷、金刚石采矿:是从地壳中将可利用矿物开采出来并运输到矿物加工地点或使用地点的行为、过程或工作。矿山:是采矿作业的场所,包括开采形成的开挖体、运输通道和辅助设施等,开挖体暴露在地表的矿山称为露天矿;开挖体在地下的矿山称为地下矿。采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采矿业在现代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1、工业基础为许多工业和农业提供原材料和辅助材料。2、重要指标人均矿产品消耗水平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及其国民生活水平。矿产资源的消费强度和消费特征取决于一个国家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根据矿产资源消费生命周期理论,在工业化时期(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矿产资源消耗强度迅速增长。矿山地质常识矿山地质常识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地球的年龄大约已经有45亿岁了,根据计算,有可靠记录的地壳的年龄在38亿年左右。自然界的变化主要是由自然界内部的矛盾所引起的。按其自然力的来源不同:外力作用风化作用由于大气、水和生物等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矿物和岩石受到破坏的一种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通常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地质构造沉积岩层的原始状态应该是水平的,连续的。由于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在自然界中所看到的许多沉积分发生了倾斜、弯曲和断裂备这些现象统称地质构造,其基本形式有褶皱和断裂两种。矿床勘探是矿床开采的先决性工作。其任务是了解矿体的埋藏特性、、范围、空间位置和形状,了解矿石和围岩的工业性质,弄清矿石储量和水文地质等情况,为矿床开采设计提供所需要的原始资料。生产勘探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应利用生产坑道接近或进入矿体的有利条件,进一步进行勘探,以便为采矿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探明矿区过去未发现的隐伏矿体,扩大矿石储量,延长矿山寿命。⒊稳固性:指矿(岩)石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煤层按倾角分类①近水平煤层倾角<8º②缓倾斜≤25º③25º<倾斜≤45º④急倾斜>45º煤层按倾角分类①近水平煤层倾角<8º②缓倾斜≤25º③25º<倾斜≤45º④急倾斜>45º煤层厚度①极薄煤层<0.8m,②薄煤层≤1.3m,③1.3<中厚煤层≤3.5m,④厚煤层>3.5m,⑤特厚煤层>6m。煤层厚度①极薄煤层<0.8m,②薄煤层≤1.3m,③1.3<中厚煤层≤3.5m,④厚煤层>3.5m,⑤特厚煤层>6m。煤层:①稳定②较稳定③不稳定④极不稳定煤层:①稳定②较稳定③不稳定④极不稳定氧化性指硫化矿石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变为氧化矿石的性质。自燃性指高硫矿石,在空气中氧化并放出热量,经过一定时间后,温度升高,引起自燃的性质。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TKZAk)1(yTQHAk•3)井型分类(大、中、小)煤矿井型:大型≥120万t/a,30万t/a<中型<120万t/a,小型≤30万t/a;煤矿井型:大型≥120万t/a,30万t/a<中型<120万t/a,小型≤30万t/a;唯有煤矿是具有标准井型的唯有煤矿是具有标准井型的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采矿基础知识矿石贫化的原因⑴因矿体边界控制不好、夹石未剔出或在覆岩下放矿等原因混入了废石;⑵高品位粉矿流失;⑶有用成分氧化或被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