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一、填空1、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 等构成。2、企业增长的动因包括: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来自竞争的压力。3、从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区有趋于经济中心区布局、边界地区 、社会经济联系密切地区 的显着特征。4、企业增长战略有横向一体化 和纵向一体化 。5、在非农产品周期理论中,非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6、区域性的含义是:可度量性、系统性、不重复性。7、胡佛经济区位论的运输费用是:线路运行费、站场装卸费 ,并提出两个着名论点:端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中间转运点最优区位原理。8、主导产业有如下特点:阶段性 、区域性 、关联性 。9、尽管公司结构是处于不断变换之中,但是人们可以将公司归纳一下几类:功能部结构 、产品部结构、区域部结构 、顾客部结构、矩阵结构 。10、1977 年英国着名跨国公司邓宁提出一个折衷理论,将三种优势相结合用于解释跨国投资,这三种优势: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11、一般来说,经济轴主要有一下类型:沿交通干线分布的经济轴线、沿大江分布的经济轴线、海岸经济轴线、山地与平原交接处的经济轴线。12、一般而言,扩散机制有四种表现形式:就近扩散、跳跃扩散、等级扩散、随机扩散。13、区位论研究抽象的世界,最基本的假设是“均质平原”和理性决策 ;核心思想是生产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 ,或者 利润最大化。14、二战前经济地理中人地关系研究主要有: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缘政治学、人地相关论。1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有:科学技术进步、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国际经济协调。16、文化与制度转向的形成背景: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社会科学相关学派的影响、经济地理学本身的变化。17、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广、全球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全球经济形成多级格局 。18、区域主义的特点:重视野外调研、重视地方的综合(描述)研究、划分区域的拓扑学方法。19、行为与感应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决策者行为、被雇佣者行为、消费者行为。20、社会分工的前提:各地生产的自然差异、交换的发展。21、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并且一定的运输手段和商业贸易的存在 是发展的前提。22、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有:资源禀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