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_第1页
1/1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_第2页
2/1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_第3页
3/1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第 12 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目标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措施,认识汉武帝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教学重难点“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教学过程导入刘邦打败项羽,在公元前 202 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够得到胜利?善于用人,爱惜百姓,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等。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武帝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呢?(政治、思想、经济三个方面)“推恩令”的实施教师:出示西汉历史上有名的历史事件“七国之乱”和“金缕玉衣”资料,并介绍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思考“汉武帝之前”西汉的诸侯王势力发展的如何?学生:势力膨胀,生活奢侈,对皇权构成威胁。教师:出现这种情况后,汉武帝是如何做的?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什么是推恩令?”之后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用图示法,进行复述讲解。“推恩令”实质是要干什么?(削弱封国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教师:这一法令与汉景帝时出现的“七国之乱”形成对比,而“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呢?(不费一兵一卒,不损寸土,削弱了封国的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师:汉武帝时,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旧活跃,思想领域不统一,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为能更好的施展雄才伟略,他召集各地学者,询问治国方法。其中一位叫董仲舒的学者提出:“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一一《汉书董仲舒传》(大屏幕出示原文和译文)“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学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巩固,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但是,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是文化专制的表现。盐铁专卖中央收回铸币权;实行盐铁国有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材料研读(p.59)想一想: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经历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