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课程编码:32006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类型:A 类课程属类:人文素养课课程学分:1参考课时:16课程性质:按必修课开课部门:学生处先修课程:后续课程:职业资格: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团队批准人:姜义林课程负责人:逢伟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二、课程性质与定位面向全院各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情境中体验、领悟其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新型课程。三、课程设计思路教学设计上分 8 个专题展开,每一专题有突出的主题,通过案例、故事、图片、测试、访谈节目等进行,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让学生在探索心理学奥秘的同时掌握心理知识,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四、课程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二)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三)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四)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自觉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与优化,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实现与环境、社会的积极适应。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名称学习内容学时分配1健康成长从心开始-心理健康解读认识心理健康22善于适应悦纳自我-适应大学新生活解读认识自我,适应生活23奏响大学生活主旋律-学习与生涯规划心理解读学会学习,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