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独家】中国大运河》之《运河上的帝国》解说词

【独家】中国大运河》之《运河上的帝国》解说词_第1页
1/10
【独家】中国大运河》之《运河上的帝国》解说词_第2页
2/10
【独家】中国大运河》之《运河上的帝国》解说词_第3页
3/10
独家】中国大运河》之《运河上的帝国》解说词镜头一北京城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天仪式 2014 年大年初一。喧闹的北京城里,一年一度的祭天仪式再次举行。人们穿上古装行头,模拟古代皇帝和大臣举行祭祀仪式,保佑国家全年都能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虽然只是表演,但折射出的,却是几千年来帝国统治者对于国计民生的强烈关注,更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与江山社稷的关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而在一个国家级的宏大粮食战略体系建设中,不仅包括了产粮,还有运粮和囤粮。对于帝国统治者,粮食的产量除了农民的努力,更多的要靠天气决定。但,运粮和囤粮,则可以通过强大的运河体系来实现。一条运河,连接着帝国的命脉。镜头二考古发现运河沿线历史遗存古代粮仓在洛阳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里,有一堆已经完全碳化的谷子。它们被密封在玻璃器皿中。这些谷粒来自一千多年前的遥远岁月。它们在河南洛阳一个巨大的仓窖之中被发现。这个仓窖就属于被喻为隋唐时期“天下第一仓”的含嘉仓。方孝廉,洛阳当地的文物专家,退休前在洛阳博物馆工作。他亲历了 1969 年那次令人震惊的考古发现。方孝廉在节目中称:“这是在 1971 年,秋季,八九月份……160 号窖东北过铁路,它在铁路北,160 号窖在铁路南。”这些珍贵的碳化谷子,被尘封了一千多年,直到 30 多年前的那次考古挖掘,才得以重见天日。自隋唐运河修筑完成后,对于帝国最重要战略物资——粮食的运输就放弃了艰辛辗转的陆上交通,开始通过大运河进行输送。含嘉仓里的谷子想必就是经过运河,最终汇集到这里。但是,这些谷子究竟是来自哪里?为什么要囤积在含嘉仓呢?在洛阳博物馆,我们找到了一块含嘉仓出土的最为完整的铭砖,这上面清晰记录了粮食的来源是苏州。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铭砖记录了粮食分别来自于邢州、德州、沧州等地。南北各地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洛阳,仅仅含嘉仓的一个窖中就有 50 万斤谷子。那么,这个被称为隋唐天下第一粮仓的含嘉仓规模究竟有多大呢?就在距离含嘉仓五公里的洛阳郊外,还有一处同时期的粮仓——回洛仓,它的大小、规模与含嘉仓非常接近。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粮仓来领略一下当年含嘉仓的风采。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个花圃下面都有一个仓窖。整个回洛仓东西长 1000 米、南北宽 355 米,一共有 700 多座仓窖。2013 年 11 月,回洛仓遗址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考古发掘,这是隋唐时期运河上的另一处巨型粮仓。这些规模惊人的古代粮仓,或许是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独家】中国大运河》之《运河上的帝国》解说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