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胡敦欣申请中科院院士有关材料

胡敦欣申请中科院院士有关材料_第1页
1/8
胡敦欣申请中科院院士有关材料_第2页
2/8
胡敦欣申请中科院院士有关材料_第3页
3/8
一、项目名称: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结构、变异及气候效应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专家 1(责任专家):吴立新,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院士、物理海洋学提名意见 1:胡敦欣院士及其团队自上世纪80 年代起即前瞻性地将深海大洋、尤其是作为我国门户的西太平洋作为研究重点,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持续引领了我国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其中一项代表性的著名成果,即是通过在热带西太平洋开展多年、大量的海上科学考察,率先发现了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和北赤道潜流,揭示了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潜流系统,改变了以往二维环流结构的传统认识,将西太平洋环流研究由二维推进到三维研究阶段,开辟了国际西太平洋海洋环流领域的全新方向,是西太平洋海洋环流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进展。经过 30 多年的持续探索,该团队在潜流的多尺度变异和动力学机制、气候效应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自2010 年以来,该团队在水流湍急、地形陡峭的深海潜标观测“禁区”成功实现 6100 米深海测流潜标的连续布放和回收,取得了持续多年的、前所未有的宝贵科学数据,开启了我国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的新时代。在菲律宾以东首次直接、连续观测到棉兰老潜流和吕宋潜流,夯实了其三支潜流的发现,同时揭示了这些潜流强烈的季节内振荡等新特征及其机制。三支潜流的发现和持续观测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引用。在上述广泛认可的科学基础上,胡敦欣院士领衔国内外科学家于2010 年成功发起我国海洋领域第一项国际合作计划“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继续引领国际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因此,胡敦欣院士及其团队的这一开创性科研成果具有极高科学价值和重要推动意义,本人特郑重推荐该团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专家 2:穆穆、复旦大学、中科院院士、动力气象学提名意见 2:胡敦欣院士是国际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在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及其气候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领导其团队发现了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和北赤道潜流三支深海反向潜流,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于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基本结构的传统认识。三支潜流的发现如同发现高低层大气环流反向一样,具有地球流体学普适性科学意义,是一项基础性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胡敦欣院士团队在我国率先并持续开展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及其气候效应研究,较早揭示了热带太平洋西边界流通过热输送机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开创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胡敦欣申请中科院院士有关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