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历史与文化这是一座由火山岩浆凝铸的土地,托载着由高黎贡山深情的臂膀拥抱着的极富底蕴、充满诱惑的城市。腾冲——中国大西南边陲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腾冲位于滇西边陲,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腾冲又名“腾越”,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有“极边第一城”、 “云南第一侨乡”、“文献名邦”、翡翠城之誉。由于腾冲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隘口,曾一度为滇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使之成为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作为云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腾冲的“履历 ”至少可追溯到遥远的西汉时期 ,那时人们称之为 “滇越 ”。《史记》载:“昆明之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说的便是此地。东汉时, “哀牢归汉”,滇越则归新设之永昌郡;在2400 多年前的汉代,已有长江中游的商人到腾冲进行商易。商旅辟出了中国与缅甸、印度之间的通道,形成了一条北起四川成都,南下云南大理、保山、经腾冲出缅甸,达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等国的陆上贸易通道——“蜀身毒道 ”,即西南丝绸古道。至南诏时有藤越国。按南诏行政区划,藤越国为南诏属国,在永昌节度辖下。现在腾冲县地域内有“汤浪 ”、“藤弯 ”、“越礼城 ”、“越赕”、“申赕 ”、“腾冲”亦作“藤冲 ”“藤充 ” 等初次出现于樊绰所著的《云南志》一书,均为并列地名。宋时,大理国设立腾冲府。大理国初期,沿袭南诏建制。至太中国时,将永昌节度所辖地域分为两片,在怒江以东设立永昌府,在怒江以西设立腾冲府,由其子孙高泰贤、高泰运分别治理。“藤越国 ”至此不再存在。元时,有藤越州、腾越县、腾越府,甚至也曾被蔑称为“软化府 ”。元宪宗三年,高泰运之后世高救内附于元朝。元朝在腾越大地上分别设立过藤越州、藤越县、腾越府。元人把腾冲视作军事重地,惧大理国时“腾冲府 ”一名中 “腾冲 ”二字力度太大,便蔑称之为 “软化府 ”。之为 “软化府 ”。此后各代相继在此设立司、州、道、厅、署、县等军政机构,民国末年 ,曾一度成为滇西大部地区的行政中心。往事越千年。据《腾越州志》载,腾冲之为 “城”始于唐德宗时 ,当时为土城;至明代 “侍郎杨宁、侯琎统南征壮士一万五千,以都指挥使李升为首 ,取西山之石以筑石城 ”。工程历时三年 ,于公元 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 )竣工 ,其规模为 “厚二丈八尺,高二丈五尺 ,周七里三分 ”,且置沾化、永安、靖边、藻润四门,城墉连雉、门楼高耸、石色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