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自然概况 2.1.1 自然地理 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南端,地处北纬20° 08′至25° 32′、东经109° 40′至117° 20′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广东省北倚南岭,与湖南、江西两省相连,东邻福建,西接广西,南频浩瀚的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全省陆地面积17.96 万 km2,陆地面积 17.76 万 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2%;沿海岸线曲折,岛屿、港湾众多,大陆岸线长3368.1km,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 m2以上大小岛屿759 个,海洋面积约35 万 km2。 2.1.2 地形地貌 广东省大陆地势大体是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向腹部倾斜,地形变化复杂,山地、丘陵、台地、谷地、盆地、平原相互交错,形成多种自然景观。北部、东北部和西部有较高山脉,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多为低丘、台地或平原,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62%,台地、平原约占38%,主要山脉有莲花山、罗浮山、九连山、青云山、石山、天露山、云雾山、云开大山等,多为东北至西南的华夏式走向。湘粤边境的石坑崆海拔1902m, 为全省最高峰。平原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平原、潮汕平原、雷州半岛台地平原,海滨有小块平原,河流两岸和山间有河谷平原和盆地,水土条件优越。 2.1.3 降水 广东省地处低纬,面向海洋,水汽充足,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降水丰沛。但由于省内地形复杂,山区、丘陵、平原交错,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地区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水为1771mm,但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在时间上表现为年内和年际变化大,在空间上表现为地区变幅较大。 我省降雨主要分为锋面雨和台风雨两大类,因此降水有明显的前后汛期之分,前汛期(4~6 月)主要为锋面雨,后汛期(7~10 月)主要为台风雨。 全省各区由于受锋面雨或台风雨影响程度不一,其年内分配情况各异,北江上游早在三月份即开始出现锋面雨,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多出现在3~6 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北江中游地区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多出现在4~7 月,约占年降水量的55~60%;全省其他地区(除雷州半岛外)受锋面雨及台风雨共同影响,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多出现在5~8 月,约占年降水量的55~65%;雷州半岛地区以台风雨为主,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多出现在6~9 月,约占年降水量的65%。全省少雨期为11 月至次年3 月,连续五个月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0~28%;粤北山区春汛早,11 月至次年3 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为25%左右,其他地区为15%左右,而冬春旱严重的雷州半岛地区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