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黄文晶hwj19903@163.com2013.12.9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公安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查明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刑事诉讼法•确立刑事诉讼程序、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国家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2)程序法—规定执法、司法程序•(3)公法—调整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刑事诉讼基本框架•主体框架•审判机关•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检察机关•(被告人)•辩护人•程序框架•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复核)—执行••公安检察机关法院最高院、高院公安、法院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知识点•总论(一般性规定)•概述、历史沿革、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基本原则、管辖、回避、辩护与代理、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送达、诉讼中止、诉讼终止•分论(具体步骤)•立案、侦查、起诉、一审、二审、死刑复核、审判监督、执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刑事和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刑事赔偿本学期考试复习重点管辖:立案管辖、审判管辖(中院)、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期间:计算法、二审审判期限、死刑复核上报期限证据:分类、出示回避:种类、做出回避决定的主体辩护:辩护人范围、律师权利刑罚:种类、执行机关(不同刑罚该由哪一机关执行)侦查:询问未成年人、辨认应遵守的规则、强制措施(拘留)审查起诉:主体、审查结果、立案监督、自诉(范围、撤诉)审判:无罪判决、发现漏罪的裁判、简易程序、间接证据定罪、判决与裁定的区别死刑复核程序总论部分•一、基本原则(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的原则;(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3)依靠群众的原则;(4)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5)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6)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7)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8)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9)审判公开的原则;(10)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11)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12)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13)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14)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原则。二、管辖1、立案管辖是指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也就是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的权限划分。公安机关:一般刑事案件的侦查,例外:(1)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2)军队保卫部门—办理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3)监狱—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进行侦查(4)海关走私犯罪侦察局—负责走私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预审•检察院:•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法院:•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2、审判管辖:同级法院之间,在审判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级别管辖•基层法院:除由中级、高级、最高院管辖外,都管•中级法院:•(1)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高级法院: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最高院: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地域管辖•犯罪地法院管辖—原则上都这样•犯罪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分子实际取得财产的犯罪结果发生地。•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被告人居住地法院审判更适宜•被告人居住地:被告人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更适宜:例如被告人在居住地民愤更大,当地群众强烈要求被告在居住地审判的•优先管辖:几个同级法院都有管辖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