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海关六套账六本账册(海关六套帐) 出口原料进出仓帐、 出口成品进出仓帐、 国内购买料进出仓帐,委托加工、发外加工进出仓帐 边角(废)料、残次品帐、成品国内销售进出仓帐。 注意: 对于以上的 6 本帐本并不是都需要全部建立,而是根据自身企业业务的需要选择建立。实行“三专”管理。即:专料专管、专料专帐、专料专用。把完税料件、保税料件分开管理、存放及做帐。 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会建立以下几个帐册: 进口原料进出仓帐 出口成品进出仓帐 边角(废)料进出仓帐 残次品进出仓帐 国内购买料进出仓帐 (有内购业务才需做) 成品国内销售进出仓帐(独资企业有内销业务才需做) 发外加工进出仓帐 (有发外加工业务才需做) 一、建立料件(成品)名称对应表 因海关合同上的名称与企业实际的名称、计量单位有异,应建立一份对照表。 1、由生产部门提供相关的料件(成品)的资料,交由报关部门进行归类并审查商品编码。 2、将报关部部门审后的资料送交生产部门再作修整。 3、将修整后的资料分别送交报关、财务、仓库各部门。 二、统计各成品的耗料量 1、由财务部门按《对照表》的内容将各成品的实际用料理进行统计,换算成海关用料量。统计完成后交报关部门。 2、报关部门将财务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核定海关合同备案的损耗数量。 3、报部部门将新的成品、料件名称标准、新的损耗标准送交经贸局审定。 三.如何合理设计海关合同 海关合同设计不合理会令到企业容易发生以下情况: 1、实际盘存料比海关手册的结余数多出许多(或短缺) 2、因成品(料件)归类过粗,遇上海关查车时往往难以解释清楚 3、收汇的数额与实际成交数额相差太多,影响大陆工厂资金运转 4、手册核销与实际情况有偏差,税收计算、缴纳有隐患 建议: 1、出口产品归类不要过粗,应按规格分段归类,但跨度不要太大。如某些产品价值过高也可以再行细分。 2、凡需“转厂”的产品(料件),需要与上、下游企业协商,将名称规格、商品编码、计量单位协调一致。 3、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新合同的商品单耗、损耗。 设计合同时注 意 : 1 、进口料件归类的科 学 性 和 灵 活 性 2 、出口成品设计的或灵 活 性 3 、多合同之 间 的相通 性 4、单耗设计的准确性 、综 合性 5、避 免 合同料件、成品归并 单一; 合同长 期 套 用 。 四 、记 帐 前 需做 事 项 : 如果 要作 帐 ,一定得 有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