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表现性评价在课堂上的运用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站在“小老师”的角度去思考去评判,让他明确评判的标准,也就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比较性思维,而且参与度非常广,学生积极投入,乐在其中。这样的课堂有活力,有实效。课堂实录:《牛和鹅》一、谈话引入。齐读课题《牛和鹅》师:你见过牛吗?在哪儿见过?马子翼:牛应该在草原上。师:他的回答给勾还是给叉?(孩子们纷纷伸出双手,做出“X”师:我再说一次,你见过牛吗?在哪里见过?施昊昂,你为什么给叉?施昊昂:因为我听到他说牛应该在草原上。师:刘老师问的是东,他答的是西,是吧。好,请坐。师:我们重来一次。你见过牛吗?在哪里见过?马子翼:我见过牛,在草原上见过。师:嗯,很好。你见过鹅吗?在哪里见过?宇炎:我见过鹅,在乡下,有些笼子里养着鹅。师:是农家里养着鹅,而且关在笼子里,是吧。笼子里,草原上,这个标题——牛和鹅,把牛和鹅放在一块儿,给你什么感觉?施昊昂:我觉得牛可能要欺负鹅。师:牛可能要欺负鹅。还有吗?李真如:我觉得可能是牛嘲笑鹅。师:但中间是个“和”字呀。把牛和鹅放在一块儿,想干啥呢?仇博州:应该是拿牛和鹅来进行比较。师:比较,好,我们就来比一比。牛和鹅有什么不一样?(展示牛和鹅的图片)我喜欢不一样的回答。谭知乐:它们的大小不一样,牛大,鹅小。李子逸:牛有四条腿,鹅是两只腿。李艳瑶:鹅会游泳,牛不会游泳。(孩子们纷纷反驳说“牛会”)师:有人反驳了,谁来。仇博州:有些牛是会游泳的。师:听明白了吗?有些牛是会游泳的。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吗?刁雨涛:牛没有翅膀,鹅有翅膀。牛有角。姚英杰:牛是黄色的,鹅是白色的。师:牛还有其它的颜色,如奶牛是黑白的,水牛是黑灰色的。李真如:鹅的脖子长,牛的脖子短。师:会观察,非常好。还有吗?鹅生出来的是……李子逸:鹅有羽毛,牛没有羽毛。鹅生出来的是鹅蛋,牛生出的是小牛。师:对,一个叫胎生,一个叫卵生。鹅是鸟类,是哺乳动物。钟阳:牛的力气大,鹅的力气小。师:非常好。你们很会比较。不过在作者的家乡,他们对牛和鹅却有不一样的看法。把书翻到 74 页,齐读第一自然段。二、学习课文。1、弄明白分号的用法。出示 PPT,师:看这一段有几句话?生:一句。师:这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中间有一个标点好像很特殊,谁的眼睛亮,看到啦?彭涛:那个标点是分号。师:对,这个标点是分号,来读一读分号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