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平衡慢速维持荷载法用于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检测摘要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自平衡法的测试原理、仪器设备、加载方式、数据采集及成果等效转换等。 自平衡法与传统桩基承载力试验方法相比不受场地条件限制,且安全、快速、经济,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关键字 :自平衡法桩基承载力检验慢速维持荷载法荷载箱等效转换自平衡法简介自 平 衡 法 俗 称 通 莫 静 载 法 (T-pile ? ) , 上 世 纪 80 年 代 由 美 国 学 者Osterberg 开始推广,最早在桥梁钢桩中成功应用,后来逐渐推广至各种桩型,经过各国大量工程的使用验证, 自平衡法等效转换曲线与静载曲线基本符合,该方法开始大量推广。在我国,东南大学龚维明教授于1996 年开始引进自平衡法试用,并开始对关键设备——荷载箱、位移数据采集系统等进行研究开发,经过多次专家鉴定,获得两项国家专利。1999 年 6 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江苏省建设厅共同制定了江苏省地方标准《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DB32/T291— 99)。2002 年被国家建设部、 科技部列为重大科技成果, 纳入《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在全国推广应用。 目前该法已在国内26 各省市 160 多个房建项目和 50 多个桥梁项目中应用,试桩总数超过3500 根,荷载箱最大直径8.0m,最大加载吨位12000 吨,最大桩长125m。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发了测桩软件,可同时对多根桩测试数据进行处理。测试原理自平衡法是接近于竖向抗压桩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其加载设备采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制的专利产品——荷载箱,它与钢筋笼连接后安装在桩身平衡点,并将高压油管和位移棒一起引到地面。试验时, 从桩顶通过高压油管对荷载箱内腔施加压力, 箱顶与箱底被推开, 产生向上与向下的推力, 从而调动桩2 周土的侧阻力与端阻力来维持加载。示意图如下:QSS-Su(Sd) (Q )Q+(Q )-图 1 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检测系统1—荷载箱; 2—基准梁; 3—护套管; 4—位移杆; 5—位移传感器;6—加载系统; 7—油管; 8—数据采集系统;9—基准桩。基桩自平衡试验开始后,荷载箱产生的荷载沿着桩身轴向往上、往下传递。假设基桩受荷后,桩身结构完好( 无破损、混凝土无离析、断裂现象) ,则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生的应变量等于钢筋产生的应变量,通过量测预先埋置在桩体内的钢筋应变计, 可以实测到各钢筋应变计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所得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推出相应桩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