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教学设计长春市二道区劝农中心校张丽娜《舍生取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学会 1个生字。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 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议论文的意义,感受舍生取义的真谛。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 .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舍生取义的真谛。教学准备:幻灯片课时安排: 1课时相关资料 1.孟子及《孟子》孟子 ( 公元前 372~公元前 289) ,名轲,字子舆,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一部书,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 《论语》合称“四书”。《孟子》 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2.课文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3.名人论“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但耻辱的生命更为可恨。——莎士比亚当人献身于帮助其它生命的时候,人类才是道德。——史怀哲死者之光荣不在于受时人之赞美,而在于为后人所效法。——孟德斯鸠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鹜的人。——波特莱尔个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为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鲁迅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教学过程一、借义引文,读通课文 1 .师写“义”,生说带有“义”字的成语,生说师写。 2 .看到这三个成语你会想到谁?说时最好能用上这些词。 3 .这些词语中哪个字的意义最重? 4 .那孟子是怎么说的呢?教师出示竖版的文言文,问:谁还读过或接触过文言文,你对学习文言文有什么经验?这段文言文与平时读过的有什么不同?(这是古体文字,都是竖版的,古代用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