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苦斋记》导学案【教学目标 】1、疏通文字,理解文意及重点文言字词。2、联系生活,体会本文的苦乐观。【教学重难点】1、着眼一个“苦”字,理解文章深刻的思辩性。2、本文如何体现“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点。【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一、文学常识1.刘基 (1311— 1375),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字伯温,谥曰文成,浙江青田人。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而驰名天下,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他博通经史,诗歌雄浑而富于想象,散文风格古朴 ,笔意奔放。 著有《诚意伯文集》 20 卷及其他著述多种,他的代表作《郁离子》 ,全书二卷,凡十八篇,一百九十五条,每条多则千言,少则百字,主要是针砭时政的寓言或故事。其文构思精巧,文笔犀利,富于情趣,发人深省。作者借假托人物郁离子之口,发表对社会、世态人情的看法。有些见解,至今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他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2.斋,屋舍,一般指书房、 学舍。古代士大夫阶层一般生活比较优越,常常在住室之外,另辟一些房舍,作为闲居读书之所,就是通常说的书斋。记,记载事物的文章。记可以由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记一般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斋的情况,着重写景物布置;一是斋的意义,着重写主人的襟怀。 “苦斋记”, “苦斋”是浙江龙泉人章溢的书室名。这篇文章是书斋主人章溢2 请刘基写的一篇记。附:斋名拾趣学老庵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晚年取“老而学犹秉烛夜行” ,把书斋命名为 “学老庵”,寓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七录斋 ——明代著名文学家张溥,他小时候并不聪颖,看到别人看书过目成诵,常常气得捶自己的脑袋,骂自己愚笨。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每读一遍文章,就整整齐齐地抄录一遍,边抄边诵边记,然后投于炉火之中,重抄一遍,这样反复六七次,烂熟于心。天长日久,他握笔的右手长出了老茧。为了勉励自己,他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录斋”。惜字庵 ——清代史学家黄宗羲一生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律历、数学等,作文时惜字如金,力求简洁,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名取名为“惜字庵”。人境庐 ——清代学者黄遵宪的书斋名。陶渊明诗歌语言质朴自然、精炼,颇受黄遵宪推崇,进而提出“我手写我口”的主张。黄遵宪尤其喜欢陶渊明诗中《饮酒· 结庐在人境》一首,故以“人境庐”命名书斋。绿林书屋 —— 20 世纪 20 年代初,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鲁迅先生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