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棒废料循环利用栽培鸡腿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一、概要二、大堡镇自然资源状况与发展鸡腿菇的必要性⑴大堡镇自然资源状况⑵发展鸡腿菇的必要性三、鸡腿菇栽培技术特点和性能指标⑴鸡腿菇技术特点⑵产品的市场调研⑶产品性能⑷鸡腿菇特点⑸工艺流程图四、可行性分析⑴可行性依据⑵项目条件充分⑶符合市场规律⑷经济效益分析五、小结一、概要鸡腿菇又称鸡腿蘑,学名毛头鬼伞,属真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因其未开伞时似鸡腿, 其肉质尤其是菌柄撕开后极似鸡肉而得名。鸡腿菇是我国北方春末、 夏秋雨后发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也是一种十分具有商业潜力,可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鸡腿菇是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已实现了周年生产,其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产量和质量均有了极大的提高。除鲜菇销售外,还开发了盐渍菇、干菇和罐头等系列产品,扩大了市场需求,成为百姓餐桌优质菜肴,鸡腿菇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食用菌。鸡腿菇生产主要生产原料丰富多样,如棉籽皮、玉米芯、麦秸、豆秸、杂木屑等均可生产,也可以使用生产过金针菇、平菇、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废弃物——菌康生产。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物质循环利用,有效延长食用菌产业链,符合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条件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立足产品低起点高定位,面向国际、国内市场;以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为企业发展方向。鸡腿菇生产已被确定为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具有“天然、营养、保健”三种机能为一体的16 种珍稀食用菌之一。近年来,德、法、美、日、荷兰等欧亚各国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鸡腿菇的生产及药用价值进行研究和开发,从科研趋势及我国出口状况可以预测,鸡腿菇的栽培前景将十分广阔。二、大堡镇自然资源状况与发展鸡腿菇的必要性1 大堡镇自然资源状况大堡镇位于涿鹿县西南部,距北京150公里,距张家口 120公里,地处素有“河北第一峰”之称的小五台山脚下,东临辉耀乡,西临蔚县,北至武家沟镇,南临南山区。全镇267.12 平方公里,位于东经 115°-115° 30′ ,北纬 40° -39 ° 43′ ,海拔 900---1800 米之间,平均气温5.6 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 350毫米左右。大堡镇属于丘陵浅山区,全年降水少,风沙强,温差大。长期以来依旧保持着粗放种植模式,在旧有模式下很难实现种植技术的大突破,如果全镇培育鸡腿菇, 可以利用大堡镇周边各村闲散的废旧窑洞,实现农民的第二产业, 直接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