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如何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文|淘妈 很多新手宝妈都是 一边学习育儿知识,一边运用到孩子的身上,然而最近有不少宝妈和淘妈抱怨:为啥学了那么多育儿技巧,还是没把孩子教育好,是不是娃的性格出了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随着孩子不断地成长,3 岁以后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让人头疼,比如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大人的话、不长记性、没有安全感、不够自信等等。假如你把这些问题归结到孩子的性格上,很可能你已经偏离方向了。 孩子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其实是规则的缺失。可能一些80、90 后的宝妈还纠结于制定规则对孩子到底好不好?比如有人认为规则对孩子就是一种管束,给他们设定条条框框是不利第 1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于其个性的进展的,但也有人认为规则是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必须要习得的品质,因为孩子将来出身社会,规则、契约意识无处不在,规则对孩子到底好不好呢? 淘妈认为规则并不是限制孩子成长的牢笼,相反,假如在带娃的道路上缺失规则,你已经在路上已经走偏了,而且越往后越吃力。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的成长是从“发现自我”到“自我为中心”再到“适应社会”,通常宝宝 3 岁以后开始进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帮助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认识到行为的“边界”,孩子才能更好地过渡到“适应社会”这个必经阶段。 如何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规则”意识? 1.规则重在合适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其个性、喜怒爱好自然各不相第 2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同。家长帮助孩子制定规则时切忌去攀比,别人家孩子的规则可能根本就不适合自己家的孩子。父母应该以良好的价值观为基础帮孩子制定规则,抓大放小,在规则之内最大限度地给孩子自由,孩子需要在“边界”内充分感受自由,这样孩子更容易学会自律,产生自主意识。 2.将规则贯彻到底 制定的规则是用来遵守的,一旦被打破那就功亏一篑了。面对规则很多孩子会通过拖延、哭闹、耍浑来试探规则的“边界”,他们会观察父母的反应,“企图”对他们的要求能够有所让步。而父母一旦做出让步,相当于告诉孩子制定的规则是可以打破的,甚至让孩子觉得他比父母还有权利,当父母想再次去执行规则时,难度只会更大。 3.违反规则,自食其果 培育孩子规则意识时,需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一种行为所对第 3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