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昌平区自来水公司供水形势分析 一、北京市供水总体形势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逐年增加,北京的用水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如按我市现有 1755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仅为 2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内其它大中型城市的水平,属严重缺水型城市。加之将近 12年的连续干旱,北京的水资源状态指数呈持续下降趋势,处于重度缺水状态,水资源的表面平衡被打破,且一度越过警戒线。为应对连续干旱,北京不得不采取动用水库库存水、超采地下水等措施来保证城市供水安全。 为保障供水,北京已建立了四大应急水源地,其中,怀柔、平谷、昌平为地下水源地,北京平均每年利用应急水源地供水为 1亿-2亿立方米。 这些地下应急水源深藏于地下千米岩溶,经过砂石岩砾层和粘土层的过滤,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因水资源短缺,岩溶水源在2003年便纳入北京供水序列。 开采深层地下水会对人类生态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们知之甚少,这些地下水历经千百万年形成,其补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被视为“子孙水”“救命水”,一般作为战备水源,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但事实上,北京已提前支取,超量支取,“在用水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这是没有 2 办法的办法”。 二、昌平区供水形势概况 地下水在昌平区生活饮用、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维系良好生态与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 随着昌平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水资源紧缺程度不断加重, 地表水来水量减少, 超量开采地下水,无序开发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同时由于废污水过量排放和面源污染的不断加剧, 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危及昌平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刻不容缓。 从全区看, 有限的地表水已得到充分利用, 地下水也达到充分开发。地下水是昌平全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自 1980年以来, 因连年干早少雨, 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地下水资源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据《北京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报告, 昌平区平原区全部为超采区。其中昌平区阳坊、土城、回龙观、东小口、百善地区及西北部昌平城关、南邵地区, 东南部的沙河、平西府、北七家和东小口地区, 属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区, 面积234 km2; 昌平区中部、北部和东北部平原, 属地下水一般超采区, 面积 208 km2。 3 据统计: 昌平区平原区多年平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