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完整的互联网产品精细化设计工作流程 互联网产品设计:产品制作人写产品计划书,确定新产品或新功能的市场意义和经济效益,提交部门审批,同意后,确认需要设计的部分,和用户体验研究员(user researcher),信息建构师(information architect),视觉设计师(visual designer)、user interface designer,互动设计师(interaction designer),web developer,工程师(engineer)一起讨论需要的支持,然后订出时间计划分工合作。一般是先由用户体验研究员作调查、分析后由信息建构师设计产品架构,然后由互动设计师作出互动流程,之后交给视觉设计师(visual designer)和user interface designer作出视觉设计。 然 后web developer把 设计通 过 编 写程序 (html, dhtml, JavaScript)等等再现出来,最后交给工程师。做完后用户体验研究员需要做用户测试,QA(Quality assurance) 需要测验这一产品的每一步骤,确认产品的使用质量,如果有问题需要让工程师或相关人员解决。 小型项目的工作流程局往往限于有限的人力和时间,经常是短、平、快:拿到 brief,进行设计,综合意见,投放到网站,总结效果。比如广告设计,一般是我组织市场部开会,集体出创意,然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决定设计主题后发到德国和法国取得相关的翻译。按照雅虎的广告标准,我设计制作出最终的广告,交到广告发行部定期发行 。 广 告 运 行 两 周 后,拿 到 数 据 信息,根 据 浏 览 量 (page 2 impressions),点击率(CTR: Click Through Rate),和conversion rate来分析广告效果,总结经验。 总结起来就是: 1. 产品制作人,写产品计划书。 2. 用户体验研究员,作调查分析。 3. 信息建构师,设计产品架构。 4. 互动设计师,作出互动流程。 5. 视觉设计师和用户界面设计师,作出页面视觉设计。 6. 前台工程师,前台开发。 7. 后台工程师,后台开发。 8. 用户体验研究员,做用户测试确保质量。 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完善成熟的流程了,"信息建构(IA)"和"互动设计(ID)"明显处于很重要的位置。 谈谈个人感受,国内项目普遍流程就如 bluedodo所说:策划+设计+制作+开发,普遍忽略的是第 2, 3, 4,或者说是其他某个流程附带完成,第 6前台开发也是只存在于大型正规公司,或者说有普遍进一步完善的趋势。 至于 UE, IA, ID 如何进行,我觉得没有绝对固定的模式,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关键在于团队的默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