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现代剧院空间的形态特征[ 摘要 ] :本文指出剧院功能时代的局限性和使用上的时代延续性,剧院空间的设计与剧院的使用功能、技术条件和所处时代的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分析现代剧院空间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之上,结合设计案例进一步研究了现代剧院主体空间构成形态,总结出观众厅作为主体空间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 ] :剧院空间,形态,特征引言剧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物质与文化发展状况的标志,剧院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达的程度,同时体现上乘建筑的要求。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 现代剧院空间的设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数字技术的运用, 为现代剧院设计带来了许多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元素和新的设计方法, 给现代剧院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演绎平台。根据尹定邦先生认为室内设计是 “根据对象空间的实际情况与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生理与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1 ]。这个观点对于现代剧院的空间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剧院功能有一定时代的局限性和使用上的时代延续性, 剧院空间的设计与剧院的使用功能、技术条件和所处时代的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剧院空间设计脱离不了人文和社会两大环境。一、现代剧院设计的人文环境现代剧院空间设计需要了解现代人的文化心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不同的精神需求与审美情绪,建构人们艺术话的生活。 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 人们通过电子视觉媒体进入到无限开放的世界,不仅使人类的生存方式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也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们在意识形态、 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很快给我国带来了印象,由于上述原因, 现代社会出现了文化的商业化,视觉化与大众化三大特征。文化的商业化表现商业行为艺术化,商业目的表现为文化行为。所谓空间设计 “视觉化 ”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依赖或习惯与图象化的阅读方法了解信息。这种文化形式被称为“视觉文化”。关于文化的大众化有两层含义:首先由于人们的整体的审美意识的提高, 使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被模糊;文化的扩张使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被拉平;生活的审美化被融为一体,并不断更新、变化。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最高境界。第二文化大众化,在显示社会中表现为多元文化, 社会的不同人群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