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frugiperda(Smith),也称秋黏虫,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 Noctuidae。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是当地重要的农业害虫。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草地贪夜蛾现已入侵至 U撒哈拉以南的 44 个非洲国家以及亚洲的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相继发现危害,有进一步向以东南亚、大洋洲和中国南部为主的亚洲其他地区入侵蔓延的态势。一、为害状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其后转移为害。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为害,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幼虫可钻入孕穗植物的穗中,可取食番茄等植物花蕾和生长点,并钻入果实中。种群数量大时,幼虫如行军状,成群扩散。在玉米上,1-3 龄幼虫通常在夜间出来为害,多隐藏在叶片背面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4-6 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也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此外,高龄幼虫还会蛀食玉米雄穗和果穗。玉米为害状二、形态特征成虫:翅展 32-40mm。前翅灰色至深棕色,雌虫灰色至灰棕色;雄虫前翅深棕色,具黑斑和浅色暗纹,翅痣呈明显的灰色尾状突起。后翅灰白色,翅脉棕色并透明。雄虫外生殖器抱握瓣正方形。抱器末端的抱器缘刻缺。雌虫交配囊无交配片。草地贪夜蛾成虫(左为雌蛾,中、右为雄蛾)草地贪夜蛾成虫卵:卵呈圆顶型,直径 0.4mm,高为 0.3mm,通常 100-200 粒卵堆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草地贪夜蛾卵块和初孵幼虫幼虫:6 个龄期,偶为 5 个。初孵时全身绿色,具黑线和斑点。生长时,仍保持绿色或成为浅黄色,并具黑色背中线和气门线。老熟幼虫体长 35-50mm,在头部具黄白色倒 Y 型斑,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每节背中线两侧有 2 根刚毛)。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 4 个黑斑。如密集时(种群密度大,食物短缺时),末龄幼虫在迁移期几乎为黑色。幼虫共 6 龄,本色和体长随龄期而变化,彳氐龄幼虫彳本色呈纟录色或黄色,体长 6-9mm,头呈黑或橙色。高龄幼虫多呈棕色,也有呈黑色或绿色的个体存在,体长 30-50mm,头部呈黑、棕或者橙色,具白色或黄色倒“Y”型斑。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黄色,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条纹,条纹外侧依次是黑色、黄色纵条纹。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