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一、目的要求1、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质的理解2、 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量技术3、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二、仪器与试剂凝固点降低实验装置1 套;数字贝克曼温度计、 25m1 移液管 1 支;电子天平 l 台。分析纯的苯、萘。三、实验原理固体溶剂与溶液成平衡的温度称为溶液的凝固点。含非挥发性溶质的双组分稀溶液的凝固点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依数性质的一种表现。当确定了溶剂的种类和数量后, 溶剂凝固点降低值仅取决于所含溶质分子的数目。对于理想溶液, 根据相平衡条件, 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与溶液成分关系由范特霍夫凝固点公式给出BABAHTRTnnn(mf2f*f)()式中:fT 凝固点降低值, Tf* 纯溶剂的凝固点;mf H(A)摩尔凝固热, nA和nB 分别为溶剂和溶质的物质的量。当溶液浓度很稀时,nB ≤ nA,,则BBAABKMAHTRAHTRTmm(nn(fmf2f*mf2f*f)())()其中 MA 为溶剂的摩尔质量; mB 为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Kf 即称为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若已知某种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并测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分别为mA , mB 的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Tf,则可通过下式计算溶质的摩尔质量M B。AfBfBmTmKM式中 Kf 的单位为 K·kg· mol-1凝固点降低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有效质点的数目。如果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 缔合、溶剂化和配合物生成等情况,这些均影响溶质在溶剂中的表观分子量。 因此凝固点降低法也可用来研究溶液的一些性质,例如电解质的电离度、溶质的缔合度、活度和活度系数等。纯溶剂的凝固点为其液相和固相共存的平衡温度。若将液态的纯溶剂逐步冷却,在未凝固前温度将随时间均匀下降,开始凝固后因放出凝固热而补偿了热损失,体系将保持液一固两相共存的平衡温度而不变,直至全部凝固, 温度再继续下降。其冷却曲线如图C6.1 中 1 所示。但实际过程中,当液体温度达到或稍低于其凝固点时, 晶体并不析出, 这就是所谓的过冷现象。 此时若加以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晶核产生,则大量晶体会迅速形成,并放出凝固热,使体系温度迅速回升到稳定的平衡温度; 待液体全部凝固后温度再逐渐下降。冷却曲线如图 C6.1中。345t/sT/K12图 C6.1 纯溶剂和溶液的冷却曲线溶液的凝固点是该溶液与溶剂的固相共存的平衡温度,其冷却曲线与纯溶剂不同。当有溶剂凝固析出时, 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 因而溶液的凝固点也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