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读书报告《贫穷的本质》读书报告 PART1 内容概要在展示开始之前,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它的名字叫做贫富差距。在视频中的世界,所有人的命运都被脚上的机械束缚着。穷人的孩子,生活充满阴霾,而是富人的孩子,生活却幸福欢乐。有一天他们相遇了……但是他们却因为脚上的锁链不得不分开。穷人的孩子被脚上的锁链束缚,到了工厂工作,富人的孩子上了大学。一天,富人的孩子发现了穷人的孩子,他勇敢的挣脱锁链,并帮助了穷人的孩子。最后,这个世界上的既定运行轨道被打破了。在视频中,穷人脚上的锁链和轨道暗示了他们难以摆脱贫穷的命运,这也正照应了《贫穷的本质》中“贫穷陷阱”的说法。视频中最后一句提到,如果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就先要改变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我认为,现在全世界为消灭贫穷做出的努力,就是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从而使贫穷者变得更好。但是《贫穷的本质》一书中却指出: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对穷人的境遇不够理解,这样,政策就难以起到作用。这本书为什么这样说?下面就让我们来走进《贫穷的本质》一书。展示分为五部分:本书简介、第一部分生活案例、第二部分金融问题、现实延伸和总结。首先是本书简介。这本书的作者是印度的阿比吉特•班纳吉和法国的埃斯特•迪弗洛。这两位经济学家在 15 年间,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 18 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真实生活出发,探寻了贫穷的本质。以下是本书目录:那么,这本耗时 15 年,揭露了“贫穷的本质”的书,究竟讲了些什么?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作者对穷人不做“正确”的选择这一现象提出疑问。通过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分析,得出现在不同派别争论的焦点是:是否存在“贫穷陷阱”这一问题。然后,通过对实例的说明,指出“贫穷陷阱”什么时候存在,并据此说明:为何扶贫政策最终失败,最后得出我们可以做什么的结论。解释一下这里提到的“贫穷陷阱”这一概念。书中“贫穷陷阱”是从发展经济学的“贫困陷阱”进行延伸的概念。认为存在“贫穷陷阱”的经济学家表示,如图 1-1 所示,世界就是这样的 S 曲线,横轴是今天收入,纵轴是明天的收入,穷人处在贫穷陷阱——明天的收入永远小于今天的收入,于是穷人收入越来越少,最后走向贫穷。但是不在“贫穷陷阱”中的人,明日收入大于今日,会逐渐的变得富裕。PART2 生活案例书中的第一大部分从生活角度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