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国货币介绍 民国时期使用过的货币有哪几种?

民国货币介绍 民国时期使用过的货币有哪几种?_第1页
1/6
民国货币介绍 民国时期使用过的货币有哪几种?_第2页
2/6
民国货币介绍 民国时期使用过的货币有哪几种?_第3页
3/6
民国货币介绍民国时期使用过的货币有哪几种?>民国初期以铜元(俗称“铜镭”)代清末铜钱为辅币,原来规定每个铜元可当铜钱 10 文(枚)用,10 个铜元为 1 角,但以后 1 角只换得 12 个铜元。大约在 1930 年左右,竟贬值至 1 角只可换得 32 个铜元。当时市面流通的银毫大部分是清宣统年间的福建、广东两省铸造的“龙毫”,有双角(2 角)、单角(1 角)两种,其他如“江南”、“湖南”和“湖北”等省铸造的银毫,在市区流通较少,甚至被拒绝使用。后来又有“福建官局造”的铸版,但只有双角而无单角。1918 年陈炯明率领粤军入闽,建立“闽南护法区”以后,曾铸造民国八年、民国九年两种双角银毫,质量比“龙毫”差,比值亦较低,而且使用不甚普遍,仅限于统辖地区。至 1923 年、1924 年间,又铸造“三面旗”银毫,质量亦差,流通范围亦不广。同时广东省铸造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版的双角银毫,亦流通于漳属一带,但数量极少。由于各种银毫的质量不高,比值就降到十三四角为银元一元。1924 年北洋军阀张毅统治漳州以后,在本市竹巷下南方巷右边大厝内,筹设造币厂,铸造民国十三年版的双角银毫,银质极差,而且逐版降低质量。张毅持其割据地方的势力,擅自规定以 14 角 5 分比值为银币 1 元,强迫在市面使用,人民慑其淫威而不敢拒用。抗日战争期间,银毫、铜元由国家银行逐渐回收,并印发 5 角、2 角、1 角三种钞票代替银毫,另铸造 5 分、2 分、1 分三种镍币代替铜元,作为辅币流通。我国自铸的银元极少,只有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 1 元(俗称“大银”)、5 角的银元,由于铸造的数量不多,在市面流通的大部分是外国铸造而输入的银元,通称“大洋”。其中以日本的“龙银”最多,还有墨西哥的“鹰银”、英国的“执叉银”、荷兰的“妇女执花银”等外国银币。1911 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逐步收回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银元。约在民国七八年间,曾收回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头像版的银元,但不久又以原版铸造。1926 年北伐后,国民政府建都于南京,由国家银行改铸了孙中山头像版的银元,其后又铸出帆船版的银元。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银元逐渐由国家银行回收,印发钞票(法币)。由于物价波动,钞票一直贬值,起初市场上拒用 1 元以下的法币,买卖以 5 元面额起码算,不久以 10 元面额起码算。到了 1945 年一 1947 年间,则以 100 元、500 元、1000 元面额起码算,数字变化迅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国货币介绍 民国时期使用过的货币有哪几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