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课程。 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和核心能力培养水平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一、课程教学标准建设的基本原则1、精准定位原则核心课程和核心能力课程要从行业、 企业发展状态和职业岗位技术、技能的需求范畴进行精确定位,以保证专业课程模块的完整性和有效性。2、可操作性原则课程教学标准是课程实施的依据,必须具备可操作性。3、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原则专业课程应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内容,形成以核心(课程)能力为主,相关课程为辅的模块化结构。4、满足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原则核心课程和核心能力课程应具备应用性、前瞻性,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为毕业生的可发展空间留有余地。5、课程范型与职业能力匹配原则坚持课程范型与职业能力匹配原则。根据课程性质, 可采用问题中心的课程范型、训练中心的课程范型、任务中心的课程范型、体验中心的课程范型、培训中心的课程范型。二、学习领域定位1、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拥有基本的城市轨道票务管理,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概述,自动售检票系统,票卡媒介,自动售检票系统终端设备与操作,AFC设备典型故障等内容。2、学生熟练掌握自动售检票,对于学生毕业之后就能上岗具有重要的作用。3、《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是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门课程的前修课程为 《轨道交通概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后续课程为《轨道交通站务人员》《轨道交通信号》等专业课程。三、学习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各种票款;(2)熟练自动售检票系统;(3)熟练自动售检票系统终端设备与操作;(4)熟练 AFC设备典型故障处理;(5)熟练各种票卡媒介。2.方法能力目标(1)能自主学习票务管理新知识、新技术;(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不断积累票务管理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5)能优化工作过程,节约时间,降低成本。3.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能与旅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6)具有工作责任感。四、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单元参考学时情境名称情境描述1. 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