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及提升策略 [摘要] 本讨论通过对泰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分析,探讨不同背景变项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差异性以及就业能力自我评估之间的关联性,旨在探讨我国大学生就业力之现状并找出目前的问题所在,以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提升策略 一、前言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人才、服务社会与市场需求接轨,而近几年年的大学录用率逐年攀升,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甚至不符合企业市场需求,往往在量与质中失去平衡,在国际趋势与劳动市场剧烈变化下,人才的就业能力也是国家所重视的一项重要竞争力。而学校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在高等教育中提升就业能力,是当前政府和高等教育实施的焦点。根据麦克斯公司近几年调查结果指出,企业选才的前五大指标为:专业能力、个人品行、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用能力。企业雇主不仅重视员工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重视员工的工作态度、表达沟通能力和发掘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面对工作不景气时,工作机会橧多粥少,社会新人更要把握机会,向雇主推销自己,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而学校扮演的是提升学生核心就业力的重要角色,许多调查发现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有实习经验或工作经验,这些皆有助于培育职场所需的就业能力;学校应该做好辅导者的角色,不只是培育出有专业能力的学生,也要引导学生面对职业生涯的各项挑战,并协助学生澄清生涯进展的方向,期许学生能在未来社会中运用所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二、泰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的样本涉及本科高校、专科学校、公办高校以及私立高校;本次调查的学生有 3988 人,其中男生 2500 人、女生 1488 人。收回调查问卷共计 3800份,有效问卷为 3680 份。根据调查问卷得到如下结果: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认知现况 在“品行与公民素养能力”层面调查中,大学生自我认知程度最高项目为“道德观念”与“伦理观念”,反之在“在我反省检讨与改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的较为不足。由讨论结果推论,学生在“道德观念”是较具备的,而在“自我约束能力”是欠缺的。在“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调查中,大学生自我认知程度最高的项目是“合作能力”、再次是“协调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有调查得知,大学生“合作能力”认知程度较高,而在“表达能力”方面较弱。在“基础专业能力”层面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