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成本控制《楼层高与成本的关系》建安成本是房屋建筑成本和房屋设施设备安装成本的简称。建筑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投资全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影响建筑成本控制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设计,建筑功能,层高与层数,建筑材料与设备标准等等。其中建筑层高与层数因素对于建安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因素。概括地讲,建筑物层数(高度)对造价的影响,因建筑类型、形式和结构不同而不同。理论上如果增加一个楼层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可能会降低。但是当建筑物超过一定层数时,结构形式就要改变,单位成本通常又会增加。所以在项目总体规划允许高度范围内,项目决策人掌握降低开发成本的临界点是非常关健的。筑物的层高此引起相关项目的变化,如:1.整体建筑高度加大其基础设计随荷载的加大而增加,外墙、内墙等垂直承重及分隔构件的增加,垂直构件的抹灰装饰量增加;2.采暖、卫生、空调、电气,垂直管道及管径的增加;1/73.因空间体积加大而造成的水、暖、电、空调设备容量的增加;4.墙体脚手架及水、暖、电空调安装脚手架的增加;5.垂直构件的模板数量的增加等等,从而造成了工程总造价的增加。据资料分析,住宅层高从体、柱、内外装修、管线、采暖等工程量减少,从而降低工程造价。一般住宅层高可控制在、根据不同性质的工程综合测算建筑层高用将有所降低,从而使建筑物单位面积造价发生变化。因此楼层数与造价的关系仅从住宅建筑的经济角度考虑,应该说多层住宅具有降低造价和使用费用、节约用地的优点。据资料分析,多层住宅楼层层数与造价关系如下。三、住宅层数与造价的关系~30F住宅,根据建筑结构、设备综合、规范要求等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数段:~6F:将一层住宅造价定为相邻层次间造价差值也越小,多层住宅以采用2/7~12F:7层及以上住宅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3~18F:129~30F:19论:在确定的各范围段内,(例如确定的层数段为在砖混建筑中,抗震、消防、施工等因素,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这个平衡点要经过很专业的计算。四、建筑高度与成本控制的关系民用住宅按层数划分为多层建筑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以上)。众所周知,在多层建筑中层数越多越经济,即六层最经济。当住宅超过七层,就要增加电梯费用,需要较多的交通空间(过道、走廊要加宽)和补充设备(供水设备和供电设备等)。特别是高层住3/7宅,要经受较强的风力荷载,需要提高结构强度,改变结构形式,从而使工程造价大幅度上升。具体表现,从四个与建筑高度有关的方面总结其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一)、从建筑消防要求上讲普通民宅层数的临界点为1.6层以下的砖混结构(无商业网点)或高度24米以下(无商业网点)的民宅没有特殊的消防要求,不需要加设电梯和楼梯,所以在总体规划允许高度范围内,尽量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2.6层以下或高度24米以下的带商业网点的均有消防要求,所以商业网点的层数取高舍低。3.7~9层或24米至32米的民宅消防标准为一个档次;13~18层以上或32米至50米的民宅消防标准为一个档次;以此类推标准依次提高,在此范围内层数的确定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二)、从基础形式上讲4/7就桩基而论桩间距有个最低要求,其临界层数为的层数。(三)、从预算定额角度讲从预算定额中建筑物超高费及垂直运输费用上讲,其临界层数为费用标准依次提高,所以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五、规范标准经济技术要求当然还跟房屋整体荷载及抗震等级有关,理论上说房屋越高,整体强度要求更高,单位平方米用钢量及混凝土标号越高,造价也越高。之提高,这样就导致配筋加大,而且建筑要按高层规范,防火,疏散,给排水,共摊面积就会增加,从结构形式说,要根据建筑物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具体到一个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度、结构形式、地基情况已经确定,建筑高度不同,抗震等级也不同,相应的构造措施也不一样,成本也会有变化。各种结构形式都有高度方面的限制,比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施就会变化,成本也会变化综合上述因素,在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