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翻译技巧之:加减法 “加法”含义: 指根据译语与被译语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文字表面上没有但含义本身有的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加法”应用原则: “加法”并不是“无中生有”。它是为了解决两种语言使用者的差异问题,达到真正沟通目的不得已而采用的办法。通过“加法”,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加法”应用详述: 泰语书面语爱用长句,汉语相对用短句多。泰语中常用 โดย 和 ซึง 这种词,来表达复杂的语法关系,把汉语译成泰语时往往把短句变成长名,然后加入上述这类词汇,以表达复杂的句子关系。这就是所谓“加法”。 例:他走进室内,没有人知道。 译文:เขาเดินเข้ามาในห้องโดยไม่มใครรู “加法”往往是与“减法”相对的。如果把上述泰语译成中文,就要使用“减法”。由于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译者要善于发现两种语言的差异。 “减法”含义: 指根据译语与被译语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减少一些文字,因为在翻译成译语后,这些被译语中的被减少的部分文字所代表的信息,已经能从译语的整个句子或段落中被表达,或换句话说,虽然译语文字上没有直接把那几个字译出来,但整体含义的表达上已经包含了。 “减法”应用原则: “减法”并不是“想减就减”或“乱减”。它是为了解决两种语言使用习惯的差异问题,达到真正沟通的目的,用于不必要再“画蛇添足”的情况。通过“减法”,准确且精练的传达了被译语的信息。 “减法”应用举例: 泰语为了更细腻地表达一些含义,常爱把一个动词通过语法方式,变成名词,然后再在前面加一个“ท า”这类的可以称之为“万能动词”的词,以强调动作的过程。但翻译成中文后,往往不能保留这种风格,因为汉语语法里没有这种结构。 例:พวกคุณท าความรูจกกันหน่อย 译文:你们俩来认识一下。 泰语的书面语爱用长句,汉语相对用短句多。泰语中常用 โดย 和 ซึง 这种词,来表达复杂的语法关系,把汉语译成泰语时往往把短句变成长名,这种词在汉中文中没有对应,所以当然就少去掉。 例:เขาเดินเข้ามาใ นห้อง โดยไ ม่มใ ครรู 译文:他走进室内,没有人知道。 “减法”往往是与“加法”相对的。如果把上述中文译成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