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文化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郭俊鹏 通过对全市文化资源发展利用现状的普查调研,我们看到:目前,洛阳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同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只有清醒认知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准切人点,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寻求发展,快速发展。 一、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洛阳有 5 0 0 0 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自然与人文的文化底蕴,为洛阳在新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文化动力。从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来看,我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为洛阳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振兴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发展现状与洛阳在全国和国际上“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等城市名片的声誉度与名誉度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也同我市所提出的建设宜居城市和“文化强市”战略目标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概括起来主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格局不够清晰;一些县区领导层和城市精英阶层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缺乏文化前瞻意识;文化产业政策滞后、政策的落实也存在棚架;文化事业机制弊端尚未完全革除,文化体制改革有待于深化;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设施总量不足,文化产业发展创新能力脆弱: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力不是,尚未转化为明显的经济优势;文化企业的竞争力不够强,多数文化产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新兴文化产业起点低,仍徘徊在起步阶段;面向大众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高层次的文化管理人才队伍还有待建立,各类专门人才短缺等等。具体来看,目前洛阳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与经济建设的矛盾仍然突出 在城市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着过度开发、破坏性开发,以至于建设型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遭受破坏等问题都十分严重。 一是对一些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重开发、轻保护。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一些文化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近几年我市及部分县区发生的一些文物遗址遭受重大破坏性建设案件无不证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二是对宗教文物资源保护不力,宗教场所破损严重。一些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没有得到保护和修缮,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一片破败景象。许多寺观教堂被破坏和拆除,有的被单位和个人占用,有的年久失修,倒塌;宗教神像、石碑石刻被毁或遗失;宗教典籍被焚烧,宗教文化已是干疮百孔。如,位于新安县铁门镇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