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五次修订版)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五次修订版)_第1页
1/14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五次修订版)_第2页
2/14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五次修订版)_第3页
3/14
(第五次修订版)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感染性疾病协作组(EORTC-ID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标准[1]、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指南及欧洲白血病抗感染委员会(ECIL)等指南[5-6],对我国 2013 年版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7]进行了再次修订。在本版诊治原则中,结合我国在恶性血液病 IFD 流行病学的最新研究进展[8-9],在诊断体系中保留了确诊(proven)、临床诊断(probable)及拟诊(possible),并沿用未确定(undefined)的诊断分层;治疗方面则按预防治疗(antifungalprophylaxis)、经验治疗(empiricalantifungaltherapy)、诊断驱动治疗(diagnostic-drivenantifungaltherapy)及目标治疗(targetedantifungaltherapy)的策略进行分层和修订。流行病学一、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 IFD 流行病学特征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液病患者 IFD 的总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发生率在不同疾病人群中存在一定差异。国内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血液肿瘤和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CAESAR 研究)]显示,接受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确诊和临床诊断 IFD 的总发生率为 2.1%,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iasyndrome,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的 IFD 发生率最高,尤其在诱导化疗期间[8]。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的患者中,确诊和临床诊断 IFD 的发生率为7.7%,拟诊 IFD 发生率为 19.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1 个月内 IFD 发生率相近,在移植 6 个月后,allo-HSCT 治疗者的确诊和临床诊断 IFD 的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 auto-HSCT(9.2%比 3.5%);llo-HSCT 中 HLA 全相合亲缘供体、HLA 相合非血缘供体和亲缘半相合供体移植组的 IFD 累积发生率分别为 4.3%、128%和13.2%[9]。念珠菌和曲霉菌是血液病患者 IFD 最常见致病菌。国外研究显示真菌血症以念珠菌多见,念珠菌特别是白念珠菌感染发生率逐步下降,曲霉菌感染发生率逐步升高,接合菌属、镰刀菌属呈增多趋势。国内多中心研究显示,血液病化疗患者 IFD 的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有研究报道,确诊和临床诊断 IFD 且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五次修订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