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2日高中数学组卷一.选择题(共4小题)1.(2015•天津校级一模)在△ABC中,E,F分别为AB,AC的中点,P为EF上的任一点,实数x,y满足,设△ABC,△PBC,△PCA,△PAB的面积分别为S,S1,S2,S3,记,则λ2•λ3取到最大值时,2x+y的值为()A.﹣1B.1C.D.2.(2015•哈尔滨校级三模)已知O为正三角形ABC内一点,且满足,若△OAB的面积与△OAC的面积比值为3,则λ的值为()A.B.1C.2D.33.(2014•安庆三模)如图所示,设P为△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并且=+,则△ABP与△ABC的面积之比等于()A.B.C.D.4.(2013•重庆)在平面上,⊥,||=||=1,=+.若||<,则||的取值范围是()A.(0,]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5.(2011•天津)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C=90°,AD=2,BC=1,P是腰DC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第1页(共11页)6.(2012•湖南)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PBD⊥,垂足为P,且AP=3,则=.7.(2014•余杭区校级模拟)如图,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动点P在以AB为直径的圆弧APB上,则的取值范围是.8.(2014•韶关模拟)已知AD是△ABC的中线,若∠A=120°,,则的最小值是.9.(2010•武昌区模拟)△ABC的面积为1,,P为△ABC内一点,且,则△BCP的面积为.10.(2014•江苏)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8,AD=5,=3,•=2,则•的值是.第2页(共11页)2016年02月12日MISAYA的高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2015•天津校级一模)在△ABC中,E,F分别为AB,AC的中点,P为EF上的任一点,实数x,y满足,设△ABC,△PBC,△PCA,△PAB的面积分别为S,S1,S2,S3,记,则λ2•λ3取到最大值时,2x+y的值为()A.﹣1B.1C.D.【考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压轴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P到BC的距离等于△ABC的BC边上高的一半,从而得到S1=S=S2+S3.由此结合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得到当λ2•λ3取最大值时点P在EF的中点.再由向量的加法的四边形法则,算出,结合已知条件的等式,可求出x、y的值,从而算出2x+y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可得EF 是△ABC的中位线,P∴到BC的距离等于△ABC的BC边上高的一半,可得S1=S=S2+S3由此可得λ2•λ3=≤=当且仅当S2=S3时,即P为EF的中点时,等号成立.∴+=由向量的加法的四边形法则可得,,∴两式相加,得 由已知得∴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得x=y=,从而得到2x+y=综上所述,可得当λ2•λ3取到最大值时,2x+y的值为故选:D第3页(共11页)【点评】本题给出三角形中的向量等式,在已知面积比λ2、λ3的积达到最大值的情况下求参数x、y的值,着重考查了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平面向量的加法法则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等知识,属于中档题.2.(2015•哈尔滨校级三模)已知O为正三角形ABC内一点,且满足,若△OAB的面积与△OAC的面积比值为3,则λ的值为()A.B.1C.2D.3【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如图D,E分别是对应边的中点,对所给的向量等式进行变形,根据变化后的条件得到①;由于正三角形ABC,结合题目中的面积关系得到=,②.由①②可得O分DE所成的比,从而得出λ的值.【解答】解:,变为.如图,D,E分别是对应边的中点,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故①在正三角形ABC中, ==,且三角形AOC与三角形ADC同底边AC,故O点到底边AC的距离等于D到底边AC的距离的三分之一,故=,⇒=﹣②由①②得λ=.故选A.第4页(共11页)【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及向量共线的几何意义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3.(2014•安庆三模)如图所示,设P为△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并且=+,则△ABP与△ABC的面积之比等于()A.B.C.D.【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及三角形面积的性质,由△ABP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