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读书心得之读论语有感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也需要通过读书来不断的自我学习与提升,那么老师读书心得该如何去写,下面就是老师读书心得之读论语有感,请参考。 孔子主要是主张的就是“仁”即“仁者,爱人”。而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我认为首先需要的具备的就是“仁,爱”之心。孔子先生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第七中的第二则中写道: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做到“诲人不倦”。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能做到“诲人不倦”的,否则的话,“诲”也将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没有趣味、没有创新了,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应该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心灵、人格、健康。“诲人不倦”,我的理解不单单是要为人谦逊更要乐教、善教,以仁爱之心施教。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理解的应该是做一个仁爱之人。它用了很多的实例来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仁爱之人。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漂亮、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育仁德做一个仁爱之人是很重要的。未来的日子我将继续不断的深读《论语》,领悟精髓,学习孔子先生的为人之道,用运用到工作中,生活中,做人中。 在没有学习《论语》之前,我自己常常问自己,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一个我?…… 第 1 页 共 3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也常常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使自己徘徊不前;有许多困惑的问题,一时无法悟明。 学习《论语》之后,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思索,虽然没有彻底悟透,但是,已经找到了思想的根源,解决问题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待事物的态度。 《论语》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阐述着国人内心根本的问题: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做什么样的人?《论语》思想的核心:做人。建设精神家园首先要读《论语》。读《论语》,学做人。追求为人大道。不局限于职业、事业;不局限于成才成名;也不局限于物质生活享受。先做人,后做事;先做好人,后做贵人、名人。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育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